虽然我还未到一个开始要频繁接受身边人离开的年龄
但也曾考虑过,或者就是简单地想过关于死亡,或者已去的故人、爱宠
一开始也很抗拒,觉得总是想这种关于死亡的事情,很忌讳、不吉利
因此也尝试让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去想这类的事情
当开始看内陆的《人生大事》,后面看了泰国的《姥姥的外孙》,到前两天看的《破地狱》(香港),我觉得自己没必要去刻意去避开这话题,因为我出生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三岁时就开始接触到关于“死亡”这话题,以及在往后的时间岁月里,我要开始陆陆续续地接触了。
我对爷爷的记忆几乎是空白,因为爷爷走的时候我三周岁还不到。
但在爸爸妈妈和奶奶的话语中,和在祭拜他时准备的贡品中,我拼出了爷爷大致的模样:
他是个勤劳、憨厚的人;外出务农回来后,喜欢喝加了糖的白开水。
但是相片中的他,瘦瘦的,显得高,一点也没有现在人所说的,糖量摄入高,易胖。
我的名字是他取的,他希望我可以像神仙一样过的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很可惜,现在的我在基本物资上的确可以无忧无虑。但我在精神上想的太多太多了,思考的东西也很多很多,根本无法做到无忧无虑、逍遥自在,我被世俗绑住了,被不知名的东西绑住了。
所以我也时常在想爷爷。他若在的话,会想看到这样的我吗?他看到现在这样的我会不会很伤心或者很失望?或者现在的他是不是就可以享福了?
空闲时,就会想到这个。小时候更是常常想,尤其在下雨天和语文课写作文时,别人有爷爷来接、别人的作文里有爷爷的出现;而我,只能双眼放空,或者抬头看看天。
前年外公忽然去世后,妈妈那段时间一直活在自责里。她认为自己应该在外公生日时就应该多聊几句,或者直接去看看外公,可惜她自己那时想着,春节还有一个月就到了,到时再去回娘家看看外公也行。于是外公走后,她一直在想着这事不放。
但现今妈妈对这事的自责、懊恼也就比那时好点点,因为时间稀释了些她的忧伤。
在看到《破地狱》里的道生说的:生人也有很多地狱要破,生人也更需要破地狱。
是的,故人走了,就是走了,走了一了百了。而生人呢,活着,有思想、有感情、有体感,看到旧物想起故人往事,随时随地可忽然间,就触景生情,然后可能还久久地不能从回忆的痛苦中走出来。
生人,本就要面对这不公的社会,还要面对所爱之人及爱己之人的离开。除了这些,生人还有其它的“地狱”要破,生人比故人更需要“地狱”、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