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5--6天《我也有过小时候》p69--108

亲子共读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

读书快乐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库尔勒市第一小学的刘瑞涵,今天我和妈妈共读了《我也有过小时候》P69--108。安静做好,双手放在书上,闭眼静心30秒,睁眼低声诵读:“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承载人的灵魂把人带向远方。”

识了字就读书

任老先生小时候私塾里识了不少字,所以看了开始看小说。比如《旧武侠小说》《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识了字就读书

任老先生也是,喜欢找书里面的故事看,跳过那些没有趣的地方,不认识的字也不查字典,靠猜!这和大部分孩子是一样的。老先生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各种书店里。最喜欢看《济公转》,还续写济公传里面的故事情节投寄到《越华报》,虽然没有被采用,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收到国文老师的两本书。鲁迅的作品对任老先生的影响也很大。

一年级老师

任老先生一年级的班主任也是他的国文老师,特别喜欢老先生,她选老先生当班长,这一干就是整个小学六年。老先生深深怀念着班主任的爱人也是他们的音乐老师----招练良老师。

讲画

在这一章里,任老先生为我们介绍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电影。无声电影需要后面有一个人在旁边解说。能作为解说的人也是需要一定能力的,因为他在解说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发挥。后面的有声电影,如果是进口片,还是需要边上的人进行翻译。我们现在就叫做配音。

根记电影院

由于喜欢看电影,任老先生决定自己做一份电影说明书,上面有电影故事,由演员表。其实,那时候的编写故事也就是现在的电影剧本。老先生还自己做了连环画长卷,电影虽然没有播放成功,但是拿出来给同学们看,还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小时候爱演戏

任老先生所在的学校,圣诞节前后,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联欢会。联欢会上,每次都会有大一点的学生表演各种节目。老先生编排的《理发店》,虽然没有什么台词,但仍旧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

第五天导读清单

认真完成导读清单任务。

《猫和老鼠》片段

2.什么事“讲画”你读懂了吗?这个职业你愿意尝试一下吗?经典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有很多没有台词的片段,找上一段,播给同学看,当然,你就是那个讲画大师啦!(后附《猫和老鼠》精彩片段)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一只老鼠从洞里窜出来跳到桌子上,准备偷点儿东西吃,不巧却惊动了一只猫。老鼠的腿微微发颤,心想:这下完了,我就要被猫吃了!

    可是,猫并没有吃它,反而佯装没看见。老鼠想:好一只笨猫,连老鼠都看不见,瞎了算了。于是,老鼠还是我行我素,东瞧瞧,西瞧瞧,偷了好几样东西。就在这时,猫突然扑了上来,对它说:“小子,落入我的手中了吧?”说着就要将它往嘴里送,老鼠急忙哀求说:“猫大哥,求你不要吃我,我能告诉你一个地方,那里有许多老鼠,还有各种各样的鱼儿!”猫转念一想,说:“好吧,那你就带我去,但是如果你骗了我,我就让你好看!”说着,就把老鼠放下了!

《猫和老鼠》片段

第二天,它们上路了,猫准备了一大堆工具,而老鼠则带了一把铁锹。“小子,还有多远?”“猫大哥,你别急,你闭上眼睛数三声,就会来到老鼠的世界!”

    猫闭上眼睛数了三声,果不其然,眼前真是一个老鼠的王国,只是没有老鼠,猫问老鼠:“小子,你说的那些老鼠呢?”“它们呀,就在你的身边!”说完,老鼠吹了一声口哨,一大群老鼠从猫的身边一扫而过,而老鼠也乘机挖了一个洞溜走了,只剩下猫在那儿呆呆地站着……

走马灯

5.【时代缩影】知道什么是“走马灯”吗?问问百度,哈哈,有没有一种“动画”中国古来有的自豪感。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也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在日本传统文学中,走马灯是夏季的季语。

走马灯制作原理

制作原理

加热空气,造成气流,并以气流推动轮轴旋转,按此原理造成的灯就是走马灯。走马灯的发明,至晚在宋代。宋代吴自牧的著作《梦粱录》述及南宋京城临安夜市时,已指出其中有买卖走马灯的。周密《武林旧事》在记述临安「灯品」时也说:「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可见,走马灯在南宋时巳极为盛行。

在一个或方或圆的纸灯笼中,插一铁丝作立轴,轴上方装一叶轮,其轴中央装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黏上人、马之类的剪纸。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後,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於是剪纸随轮轴转动。它们的影子投射到灯笼纸罩上。从外面看,便成为清末《燕京岁时记》一书中所述「车驰马骤、团团不休」之景况。

走马灯虽是个玩具,但其与近代燃气轮机的原理,却如出一辙。

走马灯制作步骤

走马灯制作步骤

1、把红纸剪成如图一方一圆,方的为36×14CM,圆的直径12CM,方的作圆筒,圆的作顶盖(风轮)。

2、把圆筒一端边剪成许多小齿,粘上胶水,以便贴顶盖。

3、作顶盖上的风轮:把圆形纸中央剪出8个小窗门,每个窗门半开着,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圆筒上。[2]

4、用细铁丝作支架,做成双环状套在台灯灯泡上,尖端顶在顶盖的圆心处,为了耐用,圆心处嵌上子母扣作为轴承。

5、剪粘奔马图样。也可以用彩笔画马的图形。

带婶婶们写信

在这一章,任老先生告诉我们,他们那个时代写信的格式及千万要注意的事项,弄不好,就会闹出笑话。这个代写书信的职业,在那个时代很火,是因为那时候,很多人都不识字。

中国书信演变史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手机和互联网出现以前,中国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邮件“慢时代” 。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唐玄宗的荔枝快递。在中国古代,大多是官兵骑马匹送书信和物件,直到近代,中国的驿道系统一直是官办官用。曾经的唐玄宗为搏得贵妃一笑千里送荔枝便是中国驿道的开端。

旧社会的邮件

那时的民间书信,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捎送,但信件丢失,地址有误等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得以解决。所以,古人盼望鱼雁也能传书,感叹“寄书长不达,家书到隔年”。

清朝时候的邮信

清末至民国期间,新式邮局出现,家书开始邮政寄送,但邮政网点十分有限,中国民间书信依然不能得以很好的投递接收。

代写书信

那时候的中国不是人人都能识字、写字,但对亲人的思念是不变的,因而出现了一大批“代写书信”的先生专门为百姓撰写家书。代写书信的先生也成为当时兴起的新职业。大街小巷,支起幌子,摆弄上笔墨便能开门营业了。

书信演变史

新中国确立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理念,民间通信千年之难才彻底解决。书信,成为当时最主流的远程交流方式,一封封家书更是承载着亲人热切的关怀和问候。邮递员变成了那个时代备受瞩目的职业。摩托车、马车、骆驼,再不行还可以走路,再难再险邮递员的宗旨就是把手里的信准确送到接收人的手上。

后来,邮局演变出邮政流动车、还有分局开设到世界各地,美国、英国,让海峡两岸更多的人能沟通过书信交流。

通信时代在变化

这是当时的通讯员,通讯不得不断发展让电话等更多元的工具出现在大众的眼中。“信在途中飞,不知何时归,你要收到信,赶快把信回”人们把当时的通讯状态编织成一首首民谣,见证着那个通讯发展的时代。邮递员会把来信送到收件人的家里、工作单位,甚至田间地头,那时,邮递员于收信人之间的故事多的说都说不完。

小小邮票的记忆

那时的邮政分拣员平均每天分拣5000余封信件,且要掌握一定的交通、地理知识,熟记大量的邮件直封、经转关系等,一个工作日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随信件一起兴起的还有邮票,邮票那方寸空间,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

那个年代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邮政的信筒以及骑着二八自行车来往取信的邮递员,而今,这样的信筒已经罕见,只能在博物馆等地方在回味当初的影子了。

不辞辛苦的邮递员

现在的网络已经普及,人们已经度过了那样漫长的信件时代,今天的你,有多久没写信了?有多久没有收到信了?短信、微信、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方式。但许多人仍然保持着写信的习惯。

翻山越岭只为一封信

在中国,仍然有80多万的邮政职工在为人们服务着,在中国尚未通公路的地区,人们还在是用最古老的运输方式。中国还有约1.5万的步班邮递员再用骆驼甚至双脚在为人们递送信函,无论是雪山、峡谷还是山水路,邮递员都是背着几十斤重的邮包一步步走过。

那些年,那些为我们捎来家书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她们为何能几十年从不送错?为何能让“瞎信”复活?为何能克服独在路上的恐惧?这里呈现了中国家书的演变历史。

抄书惹的祸

任老先生写作文的时候引用了郭沫若文章中的语句。自鸣得意的时候,却被老师说不真实。作文抄袭,论文抄袭,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所以任老先生告诉我们:作文要写自己的亲身感受,别人的句子再好,也不能生搬硬套的写到自己的作文里去!

童年当过英雄

在任老先生那个年代封建礼教之下,对男女的交往限制很严。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男女都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说话。所以老先生当了一回英雄,去敲一位女生家的门。

我的小学搭档

任老先生作文写得好,他的同学心灵手巧,手工做得好,两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合作得亲密无间!正应了论语中的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吵架

任老先生小时候是性格温和乖巧,不会发生争论打架。唯一的一次吵架是因为听老师的话,不让同学在上课时间出门上卫生间。这种事在学校里也会经常发生,有的孩子上课要去卫生间,你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是想上卫生间吗?还是去玩?所以碰到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不好处理!

国语演讲

旧社会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地方话,推行国语后,任老先生参加了国语演讲。老先生通过查字典标注读音,在国语演讲上得了冠军。其实除了演讲稿上的内容,他根本不会说国语。现在小学生中学生如果不是即兴演讲的话,都是指定内容提前背好稿子。这种形式根本看不出来每个人的真实水平。

第六天导读清单

认真完成导图清单。

书香童年

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