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丈夫,找外遇,欲篡位:这个大唐公主,太可怜!

文|晨夕

大唐王朝前后的百位公主里,最有争议性的,肯定是这位了。

电视剧《大唐情史》,曾经演绎过她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

她自幼聪慧,深得父皇喜爱;

她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却难逃“被指婚”的命运。

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儿,大唐盛世的高阳公主。

真正的高阳,和电视剧里的形象,是一样的吗?

《大唐情史》剧照

                        第一章

高阳公主的运气不大好,出生时,李世民已经有了一堆孩子。

而且关于她的母亲,历史上没有丝毫记载,据猜测一定不是什么名门出身,多半是后宫里排不上号的无名之辈。

虽然前面有二十多个哥哥姐姐,虽然母亲地位低下,但高阳公主有她自己的优势,不但长相极其貌美,而且冰雪聪明。

在众多姐妹中,她显得很出众。

主有宠于太宗。——《旧唐书》

对这位女儿,唐太宗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偏爱之心。

无论是参加皇宫里的各项活动,还是外出打猎,都会携女同行。

原本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主,又深得父亲的溺爱,少年时期的高阳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皇宫大院里,她活得恣意快乐。

父皇的偏爱和放纵,也让高阳养成了十分典型的“公主病”性格。

简单说就是,嚣张拨扈、刁蛮任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反正我是公主,江山都是我李家的,别说没事欺负欺负人了,就是不痛快,想要谁的命,谁又能耐我何?

                      第二章

虽然性格骄纵,不过身为皇家子嗣,在享尽荣华富贵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包括贡献出自己的婚姻。

在历史上,为了讨好外族,换取国家安宁,以和亲之名,被远嫁到塞外的公主不在少数。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古代的公主们,虽然贵为金枝玉叶,自幼锦衣玉食,但从政治角度来分析,她们又何尝不是统治者养的一个“兵”。

高阳公主得到了唐太宗的偏爱,依然不能逃脱“被指婚”的命运。

不过和那些被嫁到北风呼啸、荒凉落寞的塞外的公主相比,高阳是比较幸运的,唐太宗为她精心挑选了一位驸马爷,就是“房谋杜断”中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

皇家公主和功勋之家的结合,无疑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婚事。

遗憾的是,这位名臣之子并没有继承父亲的优良品质,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

“诞率无学,有武力”。

用现在话来讲,就是不懂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的一介武夫。

曾经,高阳无数次地幻想过自己未来的夫君,一定是位满腹经纶、才华过人、温润如玉的谦谦公子,他们可以在一起吟诗作对,也可以谈古论今。

可“房遗爱”三个字彻底打碎了高阳的美梦,她心不甘情不愿又无可奈何,身为帝王的女儿,哪有选择伴侣的权利。

婚后,面对这位毫无情调的丈夫,高阳自然不会对他产生什么兴趣,甚至看一眼都会生出几分厌烦感。

同塌而眠的人不如自己所愿,婚姻生活也极其乏味。

骄傲任性的高阳觉得日子寂寥寥的,她心中有怨,越发看这位只会舞刀弄剑的驸马爷不顺眼。

有时为了排解心中的怒火,她会冲着丈夫发脾气,甚至拳脚相加。

反正她是当朝公主,驸马只有忍气吞声的份。

从古至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但凡不以爱为基础,没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婚姻,无论在世俗人眼中有多般配,围城内的两个人都很难过得幸福。

                      第三章

房遗爱深知自己不是公主喜欢的类型,但他还是尽量讨公主欢心。

一日,天气格外晴朗,放眼望去满目苍穹,这样的好天气,高阳自然不会躲在府邸里。

于是,房遗爱陪着高阳策马奔腾,跑到郊外游玩去了。

及至中午,高阳有些疲惫,见前面有座草庵,就想过去歇会儿。

当靠近草庵时,从里面出来走一位少年僧人接待他们。

只见这位僧长相俊美,五官清秀,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翩。

都说,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四目相对的刹那,高阳仿佛看到了梦中男子的模样。

有时候,遇到真正喜欢的人,无须多言,只一个眼神就够了。

望着眼前的少年高僧,高阳公主瞬间坠入了情网。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

这少年僧人身份也不一般,乃是大唐高僧唐玄奘的徒弟,法号辩机。

他15岁剃度出家,在佛法的浸润下,气质格外出众。

而且,辩机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不但帮助唐玄奘整理翻译经文,还撰写了《大唐西域记》,流传千古,正是《西游记》故事的雏形。

面对貌美如花,聪明灵巧的公主的苦苦追求,辩机没有像他师傅那样,守住佛心,而是陷入了一张越缠越紧的情网。

二人就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一起整整八年,这八年是高阳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她爱辩机已深入骨髓。

期间,为了守住自己的爱情,让驸马爷守口如瓶,高阳还亲自挑选了两位美女给房遗爱做小妾,夫妻俩互不干涉,各玩各的,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

这种形式上的婚姻,现在来看,也是极其可悲的。

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当朝宰相的儿媳妇;

一个是佛门高徒,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有善终。

一次盗窃事件 ,牵扯出了这桩有损皇家声誉的丑闻。

原来,高阳曾送辩机一个皇家玉枕,这个定情信物不幸落入了盗贼手中。

盗贼被抓后,官府办案时,无意中查出了这桩丑闻。

事情传到唐太宗耳中,他愤怒至极,没想到自己最喜爱的女儿,竟然做出这种丢尽皇家颜面的事情。

虽然怒火冲天,但当爹的自然不会为了这种事要了亲生女儿的命。

但辩机不同,纵然他年轻有为,也不过是皇帝眼中的一只蝼蚁。

为了维护皇家颜面,唐太宗将帝王的无情发挥到了极致,判了辩机腰斩的极刑。

不得不说,一段违背伦理道德的爱情,即便遇到的是此生最对的人,也很难有好的结果。

                      第四章

辩机的死,让高阳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一想到自己永失所爱,她心里充满了恨,尤其是对那个一直疼爱自己的父亲,她更是恨之入骨。

半年后,唐太宗李世民驾鹤西去,高阳公主未落半滴泪。

可见,一个女人若因爱而恨,有多疯狂。

如果高阳公主能够选择安稳度日,她仍可享受富贵人生。

但她没有,情人死去所带来的仇恨已经冲昏了她的头脑,让高阳丧失了理智。

她不满足现状,既然权力可以让人生,可以让人死,那我也要这样的权力。

于是,这位任性的公主开始筹划谋反。

她甚至怂恿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房遗爱,准备另立新君,把和自己不亲近的异母哥哥从皇位上拉下来。

然而,扳倒一个江山哪有那么容易。

高阳的聪明不过是灵巧可爱,并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胸襟与手腕。

最后,在顾命大臣长孙无忌的彻查下,房遗爱等人谋反的计划败露。

高阳公主最后的结局是:

赐死,抄家;

褫夺封号,不得陪葬昭陵;

诸子流放岭南,贬为庶人,彻底被清洗出皇族。

高阳公主谋反案可以说是对大唐皇室的一次大清洗,所牵甚广,后被载入史册。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高阳为了爱而变得疯狂,这也导致了她人生最后的覆灭。

高阳公主的一生备受争议,后人说她是唐朝最多情的公主,一生为爱绽放,也为爱凋零,在大唐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凄美的情史。

如果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大概很多人会欣赏高阳的性格:

一生敢爱敢恨,敢挑战皇权,这份胆识也非一般女子所有。

只是,高阳的负面性格注定了她人生会以失败为收尾。

她过于自我。

明明手握一把好牌,却因不懂得克制自己,不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所遇之人和所遇之事,才导致人生提前走入终点。

高阳公主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在给世人敲响一个警钟?

无论你是出身高贵的皇家贵族,还是出身于普通人家的凡夫俗子,若不懂得自控,都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