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怎么擅长安慰别人,每次有人来找我倾诉,我总是会觉得有点尴尬。嗯,说是尴尬,可能换成“苦恼”会更准确些,可能我长的像知心姐姐,朋友找我倾诉的频率似乎高了一点。
在失落的人面前,倾听者似乎天生就有一个义务,那就是一定要为对方做点什么,让其难过减少一些,似乎这样才不算辜负对方向你展现自身脆弱的一面的这份信任。
从小到大,在经历了多次“安慰别人”和“被别人安慰”之后,我觉得,在安慰人这件事情上,就算你有再丰富的经验,作用也是不大的。因为你无法真切感受到对方内心的痛苦,只能费尽脑筋去想一些适合安慰的话,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提一些“不那么无用的建议”,所以每到这些时候,我总是会一筹莫展。
就像现在,朋友的电话又来了,上次是跟朋友闹矛盾,这次是和男友闹分手。
每次提分手的是她,可最难过的也还是她,难过和咳嗽一样,都是隐藏不住的。
“能出来陪我说说话吗?”她再次对我发出了邀请。
现实生活中的见面,将她这种情绪的表达得更加真切,虽然她见到我之后还没开始说话,但是从她失落的表情、红肿的眼睛,便能将她的内心一览无余。
我小心地引导她说清事情的原委,看看应该说点什么,或者为她做点什么。
“最近我发现他和一个女生经常聊天,我就顺着他的QQ,找到了那个女生的账号,可是你知道吗,他竟然那个女生的自拍下评论‘爱了爱了!’,我当时都要气炸了,他竟然不咸不淡说只是调侃而已,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的。”
但即便问清楚了,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对方,因为安慰并不是简单地判断错。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绞尽脑汁在想,到底什么才是现在的她最希望听到的。
我试着跟她站在统一战线,将怒火烧向对方“都是他不好,有女友了还跟别人有纠葛!”
然后又尝试着劝解她“你们再好好谈一谈,或许他真没什么意思呢?”
又或者说一些别的话题转移她的注意力“上新街开了一家新的奶茶店,每天超多人排队,你不是最爱喝奶茶吗,我们要不要去试试?”
可是好像并没起什么作用,最后尴尬的告别结束了这次倾诉。它好像在宣告这次我又失败了。
虽然早已明白当别人难过的时候,其实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每次发现“好像真的如此”时,还是挺无力的。
又过了几周,当她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又是那个爱笑爱闹眼里有光的少女了,我为她走出来感到开心。她对我说,
“谢谢你上次安慰我”
“有什么好谢的,我也帮上忙啦。”
“你知道吗?和你说完话,我觉得心里舒服多了,觉得很温暖,因为总觉得还有人在支持我”
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其实我的“安慰”也不都是无用的,因为安慰这件事情最大的作用可能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帮助对方做出最符合内心倾向的选择,而是让受伤的心不再感到寒冷。
毕竟,每个“走不出来”的瞬间都需要对方自己想得开,在这方面,我们能起的作用其实微乎其微。我们在那个时候最大的作用应该是,那个难过的瞬间因为有我们在,对方身上溢出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向我们倾诉来宣泄、转移,让那些包裹住她的难过和委屈慢慢不那么紧绷,让她能够喘过气来。
很多人都会觉得,只有理解对方的痛苦,才能说出安慰的话语,其实不尽然。很多时候,需要安慰的倾诉者面前,我们想要替朋友排忧解难,却发现自己很难明白悲伤的本质原因。这种时刻,我们难免会感觉张口结舌,陷入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能说什么的僵局,能意识到自己「不能理解」朋友的悲伤这一点,恰恰是成为一个很好的“安慰者”的重要前提。因为倾诉者有时候真的只是需要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提供有用建议的人。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以实际行动可以告诉朋友,感到悲伤是正常的,有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这种关怀可以避免朋友陷入另一个自责、自我怀疑的漩涡。
或许我们微薄的安慰,既不能阻止对方继续难过,又不能让对方当下变得开心,就像海上的浮木,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当遇到溺水的人,有时候也能搭上一把手。所以,即便我的安慰可能什么忙也帮不上,但如果你能从我这里汲取到一点点温暖和继续向前的勇气,下一次需要安慰的时候,也尽管来找我吧。
不要总是一个人在难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