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真正从心底里、从骨子里喜欢草原,爱上草原,甚至有寻根意识也就是近二十几年的事儿。
我是在东北出生、长大、上学和工作的。小时候觉得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又觉得和别人不大一样。既不是东北人,又不算蒙古族人。在汉地文明裹挟的环境里,慢慢地少了民族特殊性,如服装、如语言、如习俗;耳濡目染的多了东北的本土化,如口音、如饮食、如习惯。
记不得是哪次去内蒙了,好像一下子就唤醒了沉睡的民族符号,“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回味席慕容写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歌词,感觉好像就是对我的描述词!莫名的喜欢马和草原,喜欢蒙古族歌曲和舞蹈,喜欢蒙古族的传说和故事,喜欢蒙古族习俗和文化。与草原有如此这般的渊源,时不时的觉得作为蒙古族人,是如此这般的值得骄傲,在微博微信qq的网名后面自豪地打上“MGL"的字样。我记不清去了多少次内蒙古和新疆的蒙古族自治州,也记不清自己拜过多少个敖包,寻根,归属,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了。
父亲曾经在内蒙某旗当过第一任旗长,正是这个原因,对一个本不熟悉的也不是旅游热点也不富裕的地方有了亲情,走在街道上的每一张面孔都似曾相识,路过的每一处山水都好像是梦里故地。几次去那儿,都感觉是对父亲的一种亲近或祭拜。
我经常自愧不懂蒙语,也自惭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蒙古袍,甚至扪心自问这样的我还能算是个蒙古族人吗?
其实,内心世界和信仰里早已刻下的蒙古印记,可以对一种不会听读写的语言有无限的好感,有时候可以在不懂蒙语的情况下朦胧语意而笑颜,有时候可以在不懂蒙语的情况下感受歌曲的情感而流泪,这是很奇异的。
在民族聚集区域之外的,散居在汉族或其它民族之中的蒙古族人,保留其民族自然属性和文化或信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面临多文化多种族的冲击或融合。因此,每一个蒙古族人都以民族属性为傲,力所能及的为蒙古族喝彩,介绍草原游牧文化,推崇民族精神和历史,那就是个己之责,民族之幸,希望别苛求是否用母语来诉说!
非民族区域内的蒙古族人,或是自己也或是带家人,应该有意识的多走进民族聚集地,感受民族文化和习俗,让自己或牧二代牧三代更像个蒙古族人,即便是汉族装,也永远有颗滚烫的蒙古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