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越是聪明智慧个性分明的女人,有时候就越需要男人的一些非常手段来克制。
因为难以驾驭,因为侍宠而娇或聪明反被聪明误,以至于完全了忘记男人的立场和处境。此时此刻,男人跟她讲任何道理都是徒劳的,女人在悲伤愤怒的时候,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
在这种特殊时刻,男人要做的不再是讲道理,而是简单粗暴地采取行之有效的“下一步行动”……
1、无论女人多聪明,也会有恃宠而骄犯糊涂的时候
甄嬛无疑是个极其聪明的女子,进宫不久就获得了皇帝的盛宠,把她捧在手掌心。岂不知,在后宫这种地方,人红是非多,越得宠就越会遭受情敌们的嫉妒与怨恨。华妃不甘心被冷落,更不甘心甄嬛后来者居上,风头盖过她。所以,华妃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甄嬛进行打压。尤其是得知甄嬛怀孕后,华妃更是嫉妒得咬牙切齿,声称打压一个人一定要在她最得意的时候。于是才有了甄嬛被华妃在烈日下罚跪的那一幕。
俗话说:“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甄嬛最初以为华妃是她的劲敌,岂不知更大的敌人在幕后,这个人就是惯于借刀杀人放冷箭的皇后宜修。
宜修授意安陵容去接近甄嬛,并设法打掉甄嬛肚子里的孩子。于是乎,安陵容就为甄嬛精心研制了一种滑胎药——“舒痕胶”。专门治疗甄嬛被猫抓伤的伤口,以至于麝香侵害身体,导致甄嬛跪了半个时辰就流产了。
甄嬛自然不知道这里面还有皇后的黑手,只把矛头对准了华妃。甄嬛流产后,定要让皇帝给她个说法,务必把华妃置于死地,给自己的孩子报仇。
而此时,皇帝根本不可能为了一个胎死腹中的孩子,去引发前朝的一场血雨腥风。华妃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华妃被杀,手握重兵的年羹尧,很可能会兴兵造反。那时候,不知要牺牲多少无辜将士和子民的性命。
而自相残杀的局面又极容易被外敌利用,趁乱入侵。那样的话,很可能导致皇帝的江山不保。皇帝怎么可能因小失大,为了甄嬛的胎儿置天下万民于不顾?置自己的江山社稷于不顾?如果皇帝真是那样一个君王,与纣王又有何区别?
为了安慰甄嬛,皇帝也曾一再承诺:“你放心,我一定会给咱们的孩子讨个说法,但不是现在。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朕要顾全大局。”
甄嬛不依不饶,连连追问:“那是什么时候?你给臣妾个准话!”
皇帝怎会允许甄嬛苦苦相逼,正色道:“你不要逼朕!”甄嬛看到皇帝疾言厉色,这才气馁了,不再坚持。却把对皇帝的怨恨深深埋进心里。
此时的甄嬛真是被自己的悲愤蒙蔽了心智,有些犯糊涂了。她竟忘记了皇帝的立场与职责。作为一个帝王,怎能为一个宠妃去与年羹尧撕破脸,冒这引发“内乱”的险?彼时不知会有多少无辜子民跟着陪葬呢!
2、侍宠而娇的任性,是因为缺乏社会毒打
甄嬛因为皇帝不肯杀死华妃为自己的孩子报仇,就开始与皇帝冷战,试图用这种方式逼迫皇帝妥协,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她却想错了,如果皇帝真的会妥协于她的“胁迫”,那就不配为一国之君了。起初,皇帝还会耐心地给予安慰,最后见她如此不受教,索性彻底冷落了她,不再踏足碎玉轩。这就等于是把甄嬛交给了后宫这个小小的“社会”,让她经历一次“失去皇帝的保护”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和下场!
随着甄嬛失宠日久,往日那些嫉恨甄嬛得宠的嫔妃们渐渐浮上水来。慢慢对甄嬛开启了羞辱和践踏模式。
最沉痛的一次教训,就是齐妃和富察贵人当街让甄嬛罚跪。齐妃还让宫女翠果当面掌掴甄嬛的脸。最过分的是,富察贵人竟往甄嬛脸上吐口水。
唾面和扇耳光是对一个人极大的羞辱,而失宠的甄嬛却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只能被人像践踏垃圾一样默默承受着践踏和羞辱。
这一刻的甄嬛终于明白了:她与皇帝较劲是一件多么愚蠢又可笑的事。皇帝都不需要亲自惩罚她,只需稍微冷落一下她,就会轻而易举地让她经受到“社会的毒打”。
既然甄嬛“任性“,不通情理不明大义,皇帝就只能用非常手段来治疗她的各种任性。最终甄嬛醒悟了,开始处心积虑重新取悦皇帝,不惜牺牲大量的蝴蝶,来帮自己别出心裁的争宠。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是:女人过分任性就是因为缺乏社会的毒打。只有把她放逐社会,她才能体会出家庭的温暖和老公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