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不少关于决策的书籍,但至今好像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系统方法。个人感觉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将决策的书都会描述一个非常复杂难懂的决策系统,对读者来说非常不友好!最近,偶然机会读到了这本日本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社长出口治明创作的关于决策的书。这本书用简短简单的系统来完成日常的决策选择。觉得还比较有实用价值所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出口先生的决策思路由三个环节组成:1、数字 2、事实 3、逻辑。是的,就是由这三个简单的部分,出口在自己的生意和生活当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首先,数字。通俗来说就是用数字说话,用数字思考。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者建议我们去核对数据的准确性。从权威的数据来源核对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没有被断章取义的使用(出于使用者的目的展示出不完整或带有引导性的解读数据)。比如以金融相关数据来看,世界银行、IMF、OECD等国际组织的数据的准确性较高。
其次,还原事实。通过对数据的完整客观的分析大致可以推出的客观事实。在数据推导事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采集样本的广度,避免以偏概全。这里要讲到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数据来看中国和日本民众对于报纸和杂志的信任程度高达70%-80%,而美国和英国的数据为10-15%。相对而言,我们更需要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来使我们摆脱思维的惯性和从众思想。
最后是逻辑,有数字和事实构成的理论依据。这里要引入一个简单的公式Y=f(X1)(X2)…,X为自变量 Y为因变量。Y的值是从逻辑函数中获得。X的值越多(代表作出决定考察的因素和角度越全面)得到的Y结论就觉接近客观事实。(如何增加在做决策时X的质量和数量,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团队中增加一个外行进行讨论,这样往往会带来新的视角)
那接下来我们就用这套系统来做一个案例:日本少子高龄化对工作人群增加了多少负担
背景:儿童(0-14岁)劳动力(15-64岁)老年人(65岁及以上)
[if !supportLists]· [endif]1961年:儿童2806万、劳动人口6071万、老人550万。
社会中每11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年人。当时的国内平均寿命为:男66.3岁,女70.79岁。假设60岁开始领养老金男性平均可领6.3年,女性10.79年。那么11个劳动力6年供养一位男性老人。
2025年:儿童1195万、劳动人口7096万、老人3635万。
社会中美两位劳动力供养一个老人。当时的国内平均寿命为:男79.59,女86.36岁。两个劳动力需工作14年供养一位老人。
以此来看2025年劳动力数量下降到1/6,供养年数增加一倍。
负担为12倍。
[if !supportLists]· [endif]以上是我们考虑了人数和年龄这两个变量(X1)得出的结论是12倍的负担。
供养的压力除了老人之外还有儿童,这个(X2)应该加入其中。
1961年 劳动者6071万/(儿童2806万+老人550万)= 1.8人
2025年 劳动者6071万/(儿童1195万+老人3635万)= 1.5人
负担比为2*(1.8/1.5)=2.4倍
[if !supportLists]· [endif]负担主要指的是经济方面的压力,所以还应将就业率加入(X3)
1961年就业率68.1%,1.8*0.681=1.23
2025年假设与当前相同56.9%,1.5*0.569=0.82
负担比为2*(1.23/0.82)=3倍
这是我们考虑了3个变量后得出的结论,但依然还可以有不同的新变量加入,比如供养老人和儿童所需要耗费的社会资源的差异,等等。随着X的增加结论Y也更趋于真实。
这个就是一套极极简的决策和分析的实用系统,便于我们在客观分析问题时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不同变量对结果可能存在的影响。
文中还有几个见解也跟大家做个小的归纳:
1、 在职场环境中,我们要将作出方案选择和使方案通过分成两个部分。而不要陷入做出一个可以被通过的方案这种漩涡中。
2、 你能学到的知识=教授给你知识的人的水平*该人对你的影响力
(读书:level8的水平*3的影响力/面谈:level3的水平*8的影响力)所以如果你能通过提升书籍对你的影响力将是你非常高效提升自己的渠道。
3、 准确的直觉是源自有质有量的输入。旅游和读书是很好的输入方式。
4、 在阅读和听别人讲演时,要将精力集中在作者和讲演者的思考过程而不是结论。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