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很形象地概括了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
当老师,要具备以下条件:
会电脑 、会说话 、会断案 、会沟通、会演讲、会教课 、会算账 、会社交 、会咨询、会看人、能熬夜、能早起、能受气、懂舍得、懂政治、懂娱乐 、受得了忙 ,守得住闲,还要会伺候人
只要是在这个行业混几年的
估计不成精
也已经看破红尘了……
怎么样?作为师范生看过以后,是不是还没毕业就感受到了压力呢?
笔者作为从事高中教学十余年的历史教师,告诉你一句真相:万事抵不过“用心”二字,为你的入职以及日后的教学生涯做好十足的准备,教师这个行业更容易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这份心里上的沉淀感是其他任何行业所取代不了的。
好吧,我们就闲言少叙,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作为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如何更好地准备入职?
一、入职前的准备
1、求职简历
很多企业的HR都会告诉你如何去准备一份履历,但师范生的简历和企业不同,因为从进师范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我们是为日后从事教师而生的(转行的除外),专业的垂直性直接决定了你日后从事教学的科目。所以在简历中,需要围绕着一名xx学科的教师需要的技能来设计,比如“普通话一乙”、“黑板报大赛x等奖”、"演讲比赛x等奖"等。
另外,还需特别指出的是:一份“手写简历”会给学校领导特别的印象哦。不管科技如何发达,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都无法取代黑板在传统应试教育中的地位。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板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黑板字的书写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
一份手写简历更能凸显庄重和仪式感,如果你的字足够漂亮,那么在入职中这份简历会充当你的第二张脸,相信没有哪个学校领导会拒绝这样一位注重书写习惯的老师哦。
我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每天用一块小黑板写一首古诗来练字,用一张A4纸来构思整个一节课的知识体系,多年的习惯一直维持至今。
2、适合教师身份的着装
言传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直白的说教,对于教师而言更是如此。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你如果想不让学生穿奇装异服,那么作为老师自己首先要服饰得体;你如果想更好地说服学生不要染发不要美甲,那么作为教师自己的形象也要符合身份;你如果想不让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那么作为教师自己首先不要把手机带入教室……这些细节都是初入职场中我们要注意的。
3、职业技能的训练
作为一名师范生,大学的整整四年我们都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园丁做准备。
临近毕业,我们更要重新地审视和检验自己,比如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黑板字板书的书写、教学案的设计等。
二、笔试
从2006年开始,部分省市就开始试点,师范生必须参加当地教育局的入职笔试才有资格进入学校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而今,十余年过去了,教师入职考试已经和国考一样,成为新教师入职的必备考试。
一般说来,新教师入职考试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专业课的测试一般都是近几年的高考(中考)真题或者模拟题,根据你报考的学校是高中、初中而定。
对于经过大学四年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是专业领域的通识教育,而缺少专精深方面的修炼。所以建议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可以购买当地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来训练,培养把握考试的手感和节奏。笔者这里推荐《三年高考五年模拟》、《38套模拟试题汇编》这两套书是被很多学生和教师公认的良心之作。
教育学心理学的测试一般都是大纲内差不多的内容,如果想节省时间,可以直接网购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的辅导用书,现在这方面的资料做的已经很完备了。按照辅导书里面的内容直接复习背诵就可以了,一般一个月就可以搞定全部内容。
在这里,笔者推荐两本教育学心理学比较好的书籍,一本是《教育学》(王俊道、郭文安主编,人教出版社);另一本是《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师大出版)。
需要提醒新教师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不仅可以用于教师资格证的备考、教师的应聘入职、教师职称的晋升以及教育硕士都是有用的。
三、实战
通过了教育局的笔试考试,接下来就要面对的是实战环节了。
一般来说,这个环节包含着说课和讲课两部分,也有的县市地区为了节省时间,只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考察。
对于说课,我给新教师的建议是:可以事先在网上搜罗一些素材,准备一个相对成熟的说课模板,一些过渡语都是可以事先准备的:比如"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这样做的好处是因为有些学校对于说课的考查是临场即兴的,是先有了模板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意的套用,缓和了临场即兴说课的紧张,也使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
对于讲课来说,我给新教师的建议是:按进度有的放矢地备课。
一般学校对于新教师入职讲课的考察,大多数是随着授课进度的来安排的。在上课前,我们可以找一些当地的学生或老师来了解一下本学科近期的教学进度,然后具体评估一下,面试时讲课的内容大概是哪个章节,这样再根据具体授课内容前后准备几节课,这样有的放矢的去准备,我们可以更加从容的去上课。
在上课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上课的节奏语速,开场导入,过渡语和课堂小结以及板书设计。从学生向教师过渡的开始的阶段事先是需要我们逐字逐句把讲义记录下来反复演练,课后及时做好反思和总结。
这样经过反复练习以后,我们的语言才更加的准确和简练,才能更柔韧有余地做好一名教师。
四、面试
经过上面的十足的准备和反复的演练,到了面试的阶段,差不多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这个阶段,面试官主要考察两方面的素养:一个是设置情境,考查教法;另一个则是考察平日的专业素养。
对于教法的准备,需要我们平日里多观察老师的教学行为,看看他们对于遇到课堂的常见情况是如何来处理的,并观察效果。做一个有心人,这样我们日后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很多面试官在这个环节还注重考察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量,比如“针对这一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针对某一个问题行业内的前沿说法”等等。
作为即将入职新教师而言,这就需要我们平日读书的时候多注意书籍的版本、作者信息,善于思考和比较,并及时做好记录和总结。对于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如果自己不知道答案,切不可大谈乱谈蒙混过关,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接受建议,说明日后会在这方面努力做好功课。相信任何一个面试官,都不会拒绝一个虚心接受建议,又积极努力改进的新人!
记得在无锡的一场学校面试中,校长虽是学音乐出身的,对历史十足的喜欢。当天所有应聘的历史新教师,都由他亲自面试。在面试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对张岂之的中国通史作何评价?”大学的我除了教科书外,只研究过吕思勉和翦伯赞的中国史,对于张岂之版本只是略读了其中几个重要的章节,谈不上有什么高见。当时的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中国史的综述,有很多学者对中国史不同版本做出了分析比较,于是就引用了学者的研究观点,应对了考官的问题。
这也提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专业书籍,不妨看看相关方面的论文或综述,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专业视角,拓展专业范围,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
人民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近些年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我希望你更酷!
又快到了毕业季,作为即将入职的你,有哪些迷茫和困惑呢?不妨在下面的评论里写出来吧,希望我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