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满最近过的不太开心,先是生病,然后是做噩梦,结果形成了一个爱夜哭的毛病。
美妈总结了一下,小满满是饿了哭,不舒服了哭,做噩梦了哭,无聊了也哭。
小满满的夜哭让帅爸很是不满意,从最初的想要通过吼叫控制小满满的夜哭,到后来的装睡,一直到他看到美妈耐心行为之后他才改变了自己对待小满满的行为,这几乎是一部美妈帅爸的成长史。
最初,小满满哭的时候,美妈还能找到原因,比如饿了,不舒服了,可是最近几次是突然的爆发,美妈除了想到做噩梦了就只能是无聊了。
一般小满满做噩梦的时候都会顺便说梦话,通过几晚上的观察美妈发现小满满的梦几乎都是白天所遇到的挫折的再现。被姐姐抢了玩具了,不让动手关电脑,关灯了。这些都会导致夜晚小满满做噩梦大哭。
有些时候小满满是没有预兆的大哭,当美妈继续像以前那样躺着拍拍的时候,已经不管用了,小满满这个时候就开始拳打脚踢,闭着眼睛在床上上演全武行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语言不管用,拍也没用,这个时候美妈想到了拥抱。
美妈坐起来,一边安慰一边把拒绝自己任何行为的小满满包在怀里,这个方法超级管用,不用超过一分钟小满满准保不哭不闹开始清醒起来。
当小满满的情绪一过,她就开始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了,一般不是要尿尿就是要喝奶粉,只要满足需求,小屁股一撅又开始呼呼大睡。很多时候美妈会怀疑刚刚自己是不是做梦了,怎么这个小屁孩这么快啥事儿都没有了,可事实就是如此!
从此拥抱拒绝的孩子成了美妈的一个秘密武器,这个武器不但用在睡的迷迷糊糊的夜哭郎身上合适,面对平时情绪激动的孩子也特别管用。
一次宝丫丫非常生气的大吼大叫,因为小满满把人家心爱的贴纸书弄坏了,眼看着宝丫丫就要像以往一样冲过去对小满满开始展开攻击,美妈赶忙从后面抱住了宝丫丫,这丫头杀伤力比较大,在她有情绪的时候正面拥抱很容易伤了自己,所以美妈选择了从后面拥抱,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有效降低宝丫丫的情绪。
毫无例外的,反抗,拒绝,挣扎,稳定和放松。宝丫丫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美妈和宝丫丫分析了事情的始末,并且让小满满道了歉,事情完美结束。
其实不但是对于孩子,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当一方有情绪的时候,另一方的一个拥抱也会让有情绪的一方尽快的恢复平静。不信可以和自己的爱人试一试。
心理学研究发现拥抱是一种疗愈性的肢体联结,当孩子接受妈妈,爸爸拥抱的时候,他们内心会产生一种:“我是被爱的,我是重要的”感觉。父母经常给孩子拥抱,孩子就很容易收到这份至关重要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让孩子消除情绪化,得到一种家庭序位感和归属感。
育儿反思:
1、孩子需要多多的肢体接触和拥抱。当肢体接触不管用的时候,强行的拥抱是比较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会抵制,反抗和拒绝,这不过是孩子实验父母是否爱她的试金石,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放弃,要继续拥抱,很快她就可以进入情绪平静期了。
2、面对有情绪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反抗和拒绝如何让自己平静的接受是父母需要学习的课题。这个时候深呼吸和对自己说出爱的咒语比较有用,请记住:“我是在养孩子, 我是在养孩子,我是成人,我不能让孩子养我。我的冷静才能带来她的情绪平稳。”
3、生活中另一半并不可能和自己随时同步,尤其是在孩子哭闹的这件事情上。当自己平静的对待,而对方一脸烦躁和嫌弃的时候,预期和对方针锋相对或者谆谆教导,不如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4、榜样是生活中改变他人比较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在生活中,当你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做成了某件事情,你就活成了榜样,对方自然愿意效仿,单纯的语言是不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