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胖的演讲,上次学到了如何让自己拥有还原能力,答案是构建多元思维模型,进而让自己尽可能地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
接下来就没有任何解释,没有联系地进入了非共识主题。
非共识,这个概念是梁宁提出的,她说创新的本质是非共识。
首先,它不是反共识,不是与世界抬杠,不是见什么骂什么。
其次,它从表面上看是在原来世界的共识里,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再次,深入地看,非共识是过程,且是两个衔接完好的子过程: 脱离共识和再创共识。
打个比喻,脱离共识就像孩子脱离母体,分娩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的母体的排斥,感受到的是新世界的好冷和孤独。而再创共识就是母亲一把把孩子拥入怀中。
既然创新的本质是非共识,那创新也是分两个前后完全衔接的子过程: 脱离共识和再创共识。脱离共识的过程中,创新的人感受到的是周围几乎所有人的排斥和不理解,感到寒冷和孤独;再创共识的过程中,自己逐渐被承认,被理解,被接纳,感受到归属感。
非共识其实不是新词,在各个领域都存在:
1. 投资人张磊说在投资领域有个特殊时期叫"傻瓜窗口",这个时期分为两段: 一是在大家都看不起、看不懂、觉得不靠谱子的时候,创新者孤独前行: 积累用户、不断调试、造成壁垒;紧接着就被接受、被跟随、被效仿了。
2. 政治家罗斯福的经历也是这样: 前期阶段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但回头一看,跟随的人一个都没有;后期阶段,他被接纳,被跟随,成了人们的政治领袖。
3. 通过印刷术发展的例子、得到APP的例子来说明创新也就是非共识的过程。
不断创新就是不断进行上述循环,不过换了词:
异端邪说-伟大革命-稀松平常
上述用语来自英国科幻作家的科技三定律:
- 我出生时就有的科技: 本该如此
- 我年轻时就有的科技: 伟大革命
- 我中年后出现的科技: 异端邪说
总结下: 非共识不是反共识,是创新的本质,它包括脱离共识和再创共识这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间有个时刻: 伟大革命。非共识是艰难的,不仅突破共识难,承受当下共识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