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诊断的精义是什么,诊和断的本意又是什么?所谓“治病求本”,何为“本”?
答:中医诊断的精义:治病求本,一体同源。诊是对病人身体状态的诊察;断是对人体状态及疾病的判断。
所谓治病求本,本是指:人体整体的运行状态,其五脏功能如何,气血津液运行如何,人体哪里不平衡,哪里出了问题等。
2. 中医诊断与西医的不同之处是?
答:中医诊断以人体运行状态是否正常通畅胃标准,每个人都又其差异性,不像西医以固定的指标为标准。
3. 中医的五通指的是什么?人体五通表现出来的正常状态是?
五通:一通:饮食通,具体:能吃,知味,吃香,知饱知饥饿,饮食能化,胃腹不胀痛。二通:二便通:小便畅,有力,不频急淋漓不尽,色微黄清而不浊,大便每日解,成型,不粘腻,不便秘。三通:睡眠通;入睡快,能睡沉,醒后精神。四通:体力通,体力充沛,一般劳动不觉得疲倦,过累能够休息恢复。五通:阳气通,身体手脚温暖,不畏寒,也无上火,性功能正常,有晨勃。
4. 判断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健康标准,就是五通,通则不病。
20250213
1. 中医诊断的精义是什么,诊和断的本意又是什么?所谓“治病求本”,何为“本”?
答:中医诊断的精义就两句话,八个字,一个叫治病求本,一个叫一体同源。其中治病求本是诊断的目的,一体同源则是诊断的依据所在。
诊断包括诊和断,两个部分。诊,是对病人身体状态的诊察,断,是对人体状态及疾病的判断。
所谓治病求本,何为本?就是人体整体的运行状态,其五脏功能如何,气血津液运行如何,人体哪里不平衡,哪里运行出现了问题,此为本。
2. 中医诊断与西医的不同之处是?
答:中医诊断与西医不同,西医诊断多是看其标,而不见其本。比如同是一个脑部中风,西医诊断为脑部血管堵塞,内有血栓,便到此为止了。最多再说一个,血脂较稠,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或者血压过高,血管容易破裂。然后便开始用药,用药就是化学药物,强行降低血压,或者是稀释血液,阻止血液凝固,已经堵塞的便是搭架支桥,用外物去把血管打通。其技艺精之又精,器械越来越先进,药物不断更新迭代,病人承担的手术和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然而病人究竟为何血管会堵塞,血液何以粘稠,血压何以升高,心肝脾肺肾究竟是哪一脏功能不好,气血津液精气究竟是哪里运行有异,西医则是不问。这就是治病不求本的表现。
西医诊断分两大类,一则为透视扫描,如CT、B超、核磁共振等等,以察看人体具体形变,一则为化验,如验血、验尿等等,根据指标参数对比,来判断可能会有何种疾病,此为统计学。但人体不是统计学,人体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及逻辑。比如现在的核酸检测,有人检测成阳性,但其本身却并无症状,其检查各项指标,亦不会同于常人,此时你能说他是有病的吗?人体只要五脏功能正常,气血津液运行通畅有序,体无不适,便是无病,指标参数又能说明什么呢?
再比如说血压,有些人天生血压便比普通人要高,照样颐养天年,健康到老,如果一辈子不去医院体检,便是无病,但如果一旦去体检了,便是有病了,从开始服药,便是终身不能停,身体反而每况愈下。
中医认为的健康不以他人的参数为标准,而只以自己身体运行的实际状态为标准,其在于五通。
3. 中医的五通指的是什么?人体五通表现出来的正常状态是?
人体内则脏腑循行,外则气血津液周流,皆以通为顺。通则不病,病则不通。五通者,一为饮食通,人体得天地以养。二为二便通,人体糟粕以出。三为睡眠通,体内升降平衡。四为体力通,气血充沛。五为阳气通,精气以行。
饮食通者,饮食觉甘美,不偏食,不挑食,口不觉渴,食后能化,不觉腹胀。饥而不欲食,在胃气不降,能食而不觉饥,在脾不运化。
二便通者,大小便正常,大便每日一行,无便秘便溏,小便清而不黄,无泡沫杂质,无淋漓等待。
睡眠通者,睡眠深而入睡快,中途无醒,可有梦但不多,醒后觉精力充沛。
体力通者,体力充沛,可任一般劳动,不觉疲倦。过累劳作之后,可及时休息恢复体力。
阳气通者,身体手足温暖,无畏寒怕冷,亦无上火。性功能正常,男人有自然晨勃,女子晨起则乳头坚挺。
4. 判断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五通是我们判断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所谓治病求本者,以本为本。本就是病人本身的运行状态,而不是别人的参考数据,以病人为本,以人体为本,而不是以数据为本。而对疾病的判断,则是以五脏功能及气血运行为本,也即是以五通为本,而不是以某一个具体的症状为本。
----来源与《归真医学》之《治病求本》问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