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1]忽传收蓟北[2],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3]妻子[4]愁何在,漫卷[5]诗书喜欲狂。
白首[6]放歌须纵酒,青春[7]作伴好还乡。
即从[8]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2]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头看。
[4]妻子:妻子和孩子。
[5]漫卷:胡乱卷起。
[6]白首:一作“白日”,但是,如此一来,就跟下句中的“青春”些重复,故作“白首”较好。
[7]青春:指春天。
[8]即从:立即从巴峡出发。
赏析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整首诗,除去第一句是叙事,其余各句都在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一句起势迅猛,将捷报的突然降临表现得十分贴切。长期以来,诗人在“剑外”漂泊,历尽艰辛。因为“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诗人无法返回故乡。如今得知蓟北报捷,自然喜不自胜,惊喜之情犹如决堤的洪水,冲破情感的阀门,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联的“初闻”紧承“忽传”,以转作承,在“喜欲狂”处才收住脚。惊喜的洪水又涌现出第二个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两个连续性的动作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诗人在悲喜交加,“涕泪满衣裳”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同样受苦的妻子儿女。此刻,“却看”这个动作,犹为富有意蕴,诗人想对家人说些什么,可不知道从何说起。其实,根本不必多说,蓟北报捷已经驱散了笼罩多年的愁云,亲人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亲人的喜悦更增添了诗人的喜悦,于是,心情再也无法平静,索性卷起诗书,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快乐。
第三联进一步书写“喜欲狂”。诗人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到了晚年,对于老年人而言,“放歌”和“纵酒”是不大合适的,诗人此时已经不想拘泥于这些,既要“放歌”,还要“纵酒”,尽显“狂”态。下面一句抒写了诗人的“狂”想: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可以还乡。一想到这些美事,自然“喜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