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几年一个人去看的第四部电影,对于这种题材的电影我永远是执著甚至固执的,不愿与别人分享,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完。
特意选了中午的场次,虽然很别人说的是太晚了怕黑,可其实自己心里清楚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能不在黑夜里显得更狼狈罢了,毕竟黑夜是用来睡觉的。
我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写过影评或书评了甚至很久没有写过那些曾经无比喜欢却又无关痛痒的文字了,或许以前那些零零散散的东西也算不上,不过是自己的胡言乱语罢了,而这篇依然是矫情又做作的胡言乱语,但愿你读不懂文中意。
那首曲风平淡,曲调平淡,唯有其中深意不平淡的《后来》时隔快20年,终于被奶茶拍成了电影,无论我换过几次手机,删过多少次多余的歌曲,这首歌始终都在我的歌单里,和陈奕迅一样一直都在,当有一天它变成了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故事时,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离开多年的挚友突然回来,无论风雨,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去赴约。
监制张一白就基本已经定下了这部电影的青春文艺怀旧伤感风,而这,恰恰是我永远迈不过去的死穴。回忆是彩色的,现实是黑白的,因为伊恩再也找不到凯莉了。这种看似简单的镜头风格转换,每一次变化却都是在赤裸裸地催泪。
关于演员,井伯然让我很意外,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都是干净的白衣少年模样,而在看这部电影时我完全忘记了这个在我心里固有的定位,我忘记他是我印象里的那个白衣少年,他的表演看似平淡却是恰到好处。而周冬雨,走的依旧是放浪不羁的江湖女子路线,虽然驾轻就熟,但是她的表演永远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灵气,那种灵气是专业技巧永远也练不出来的,那是天赋。
然后就是关于最重要的内容了,这一次我没有把它称为一个故事,因为它在我心里算不上在为我们讲述一个故事,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顺其自然的衔接,它只是在表达一种情怀,一种只有曲中人才懂得的情怀,那种情怀背后,是无数个有血有肉有分有合有喜有悲却又殊途同归的故事,看不懂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林见清和方小晓相识在一辆回乡的火车上,相对一笑就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十年,而这十年也不过一句错过就概括了,看吧,感情就是这样苍白和脆弱。这里的异乡选取了最近被许多影视剧大肆渲染的北京,我对它并不了解,只是短暂地去过一次所以我没有资格评价这座城市,但是我知道我不喜欢这座城市,它埋葬或照亮了太多的梦想,它在我的心里始终带着一种拿不起放不下的重量。
在北京,走的还是大多数影视剧里从在几平米的房子里同吃一盒泡面到衣锦定居身边已不是旧时人的套路,可是这种千篇一律的套路终究还是有它千篇一律的独到之处的,观众始终是买账的。那个能陪你共患难同吃苦的人始终不能陪你同富贵地走下去,就像《推拿》里的张宗琪和沙复明还同为小小推拿师的时候是多好的兄弟,但当两人共同开了一家推拿馆当了老板后却渐行渐远,这仿佛是一个诅咒,无论情侣还是朋友,一一中招,无一幸免。
见清当初为小晓买的房子小晓从来没有见过,最后住进了另一个女人。小晓对见清说“l miss you”,见清回她,我也想你,可是小晓说的是,我错过了你。当他们面对面平静地问出了那一串如果的时候,我知道他们终究是没有了我们。爱情这个东西总要有些遗憾才能在记忆里显得完美。当最后小晓正式地跟见清告别的时候,她的一句再见林见清,似乎是为这十年画上了句号,可是影片里始终没有为小晓画上句号,见清最后和另一个女人过上了平淡的家庭生活,而我们始终不知道小晓最后到底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可是这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我已经跟你好好道别了。
写到这里,我的胡言乱语大概也是絮叨完了,电影虽然是电影,可它终究也是生活,电影看过了也就过去了,可是生活却永远不是轻易就能过得去的。影片里见清曾经说:“幸福从来都不是故事,不幸才是。”那我想,我或许是不幸的,却也是幸福的。曾经最讨厌的平淡却成了我现在的写照,曾经一直追求的热烈却是拿不起来了。不过一句是岁月静好还能相视一笑罢了。
我的这些胡言乱语
但愿你此生都无法真正读懂
这是我对你最大的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