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印象

大荔县是关中的一个大县,历史悠久,人烟稠密。但也是一个移民众多的县,由于历史的原因,洛河两岸,黄河滩上,渭河一线,多是移民,有不少的山东村,河南村。根红苗正的大荔人,恐怕就是高明乡这一片的人了。地理上相对偏僻,又兼苦旱贫瘠,兵荒马乱的年代,却侥幸躲过了一次次大的劫难。

记得93年的冬天,我第一次乘坐从大荔县城去高明乡的中巴,车有些破旧。司机浓眉大眼,有一股英武之气,好像当过兵,后来我坐的多了,也认识了,估计高明乡的人可以不认识乡长,但没人不认识他。

记得那是一个清冷的早晨,在外面,我冻的直打哆嗦,一上车,哇!如进了暖房,车上挤满了人,热烘烘也闹哄哄。没座位了,我迟疑一下, 想下去换别的车。售票员说,一天就两趟,错过了,就只能等到下午了,将就点吧。说着从座位底下,摸出几个歪歪扭扭的小板凳,我勉勉强强的坐下。身旁堆满了大包小包货物,用大荔话说“挤的实实的”,密不透风呀!车上的人仿佛都认识一般,互相打招呼,嗓门大,底气足,一张口,豪气冲天,自然是方言,于是空气中又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乡土味。

车子摇摇晃晃的上路了,在108国道上约走了10公里,右拐上了一条狭窄的县道,左边是深深的沟渠,是洛惠渠,曲曲弯弯,李仪祉老先生修的。渠边整齐排列着参天的杨树,伟岸,笔直。右边就是一个个村民的家园,绵绵不绝。路窄,仅两车道,又崎岖不平,大车挺多,呼啸而过。汽车颠簸着,我有些头晕,一路上,不时上下人,又行了二十里路,左拐,慢慢开始爬坡,坡很陡,连续的左拐右拐,车里的人也跟着左摆右摆,我提心吊胆,但大家都满不在乎。

上了坡,迎面出现一个看起来富裕的村庄,相对于一路上的土墙瓦房,这村多是砖墙平房,小楼房也不少。看的出这里人家境的殷实,村道宽展,村容整洁。车上的人感叹的说“平罗党的人还是富,家家年收入几万元”,“人家栽苹果树早呀!机会赶得好,赚钱了”。我心里一惊,当时我们上班的人,一个月就一二百元,几千元都是巨款,何况一年几万!心里着实羡慕。过了平罗党,就算上了铁镰山,叫“山”不见山,实际上是关中大地上相对高一些的台塬,也算是一马平川,只不过有些沟壑而已。

一路前行,冬日的原野一片萧瑟,和我家乡青青的冬麦不同,这里都是一望无际的果树,这个季节只剩下秃干光枝,一排排,一团团,一片片,绵延八方,森然列阵,如甲士手中的斧钺钩叉,刀枪剑戟,在猎猎长风中耀武扬威。

我小声问身边的人,“大哥,我到葫芦庄,下车走多远?”他略一沉思“单畛地”,“什么?几里呀”,他又重复几遍,我终究搞不明白,他迷惑的看着我,象看一个傻子,旁边的人给我翻译,才明白。单是3,畛是长度单位,具体折多少里?他们也搞不清。这一次我真正领悟了关中一句名言“不讲理的大荔县”的内涵,原来这个“理”是“里”。

车驶入高明街道,拥挤堵塞程度,让我想起了“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大大小小的摊位把街道占满了,只留窄窄的通道,行人川流不息,也不避车,摩托想停哪里就停哪里。遇上前面不紧不慢的行人,中巴司机按一下喇叭,行人却并不躲闪,只是扭过头,轻视的一瞅,眼神中分明是“咋!你想咋!你能把我咋!”。司机也没了脾气,苦笑一声,等吧!天高皇帝远,高明的地盘,高明人做主,高明的街道,高明人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这绝对是高明的一大特色,这道风景线多年也没改变过。

后来,成了高明的女婿,去的多了,也习惯了。只是每一次坐车都是一场煎熬,八十里的路,至少两三个小时的颠簸,还不算漫长的等车时间。即使现在有了车,去一趟也是不容易,真的是大荔县的西伯利亚。

不仅偏远,过去,高明恐怕是大荔县最苦的地方,穷乡僻壤,交通闭塞,靠天吃饭,尤其吃水,简直是最大的难事。村里的老井深达百米,年轻人不敢出门闯荡,因为家里的老人实在没力气摇动那轱辘,长长的井绳栓住了一颗颗不甘的心,也栓住了希望。养家糊口太难了,后来,家家院子里又建起了蓄雨水的窖,有时候人也喝这样的水。苦!真的苦!苦甲天下的西海固也不过如此吧!

自从引上了黄河水,便有了沧桑巨变。水是生命的源泉,黄河水流过,贫瘠之地变成了瓜果之乡,愁容换了笑颜。高明慢慢的揭开了饱经沧桑的面纱,展露了隐藏千百年的魅力。高明各个村子名字非常有特色,东、西高明,东、西高城,南、北刘,三个白池,三个平罗,四个王彦,还有曹家洼、洼底、葫芦庄、李家洼、龙贾、西张。听名字好像有城有水,藏龙卧虎,确实是一块宝地!

这里的春天虽然来的迟一些,但却更显得大气壮美。当燕子归来,春风浩荡时,广袤的原野,一眼望不到头,就成了花的海洋。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杏花,一树树争芳夺艳,一团团云蒸霞蔚。蜜蜂在花间忙碌,蝴蝶在枝头起舞,鸟儿在空中展翅,小草在树下吐绿。好一派田园风光 ,简直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夏秋时节,瓜果飘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何曾不养育一方瓜果。这地方干旱少雨,风大光照强,如新疆一般,瓜果特别甜。曾作为贡品的高石脆瓜,实际就是一种香瓜,不过只有出自高明乡高石村的瓜,才是真正的:香、脆、酥、甜、美。咬一片,口舌生津,嚼一下,余味无穷,入喉即化,进了肚腹,也如吃了王母娘娘的仙果,舒坦的赛过活神仙。其实各个村都有自己拿的出手的瓜果,很奇怪,同样的瓜果种在别处味道就是不一样。

这里的男人粗犷,豪爽,有力气,嗓门大,脾气大,能干活,也能喝酒,有纠纠老秦人的古风。一年到头,走亲访友,划拳走关自然是少不了的,必喝个日落西山,不醉不休。女人也很能干,特别能吃苦,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忙碌着,剪枝,打药施肥,疏果,套袋,“地溜子”这种三轮车,女人们驾驶技术一点不弱于男人,在繁忙的收获季节,不论是县道,村道,巷道,还是田间小径,到处都能看到女人们驾车疾弛的矫健身姿,巾帼不让须眉,女人也顶半边天。凌晨三四点,在大棚里,挑着灯,开始采摘冬枣,这东西娇嫩,太阳一出,摘下来的就不脆了。采好的枣,及时打包,立马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一分钟都不能耽搁。他们的辛苦给远方的朋友,带去了难得的口福,当然也换来了自己生活的改善。匆匆吃过早饭,又有人喊着下瓜了,左邻右舍,呼啦啦的去了一地,瓜好摘,不好装,于是大家排成一队,一个传一个,一个个圆溜溜的西瓜就这样装上车,骄阳下,人们的脸都晒伤了。

午饭时刻到了,主人家自然要招呼好这些下苦的人,拉上一车,呼啦啦进了镇上最有名的宁宁饭店。片刻,地道的辣子烹豆腐、馋人的鸡块拌拉条、香喷喷的秘制卤肉、凉皮、特色凉菜、啤酒、冰峰饮料端上桌来。大口吃菜,大杯喝酒,大声划拳,酣畅淋漓,将一身的劳累横扫而光,能量又源源不断的充满。

下午的时候又是摘桃,这可不是仙女提个小篮子轻轻松松摘几个蟠桃。在密密的桃林里,拨开树枝,撩开树叶,小心翼翼把一个个红彤彤的桃子摘进桶里,像侍候祖宗一样,不敢磕着碰着伤着。一次次的弯腰,一次次的伸胳膊,怎能不腰酸胳膊疼?树叶刷疼了脸,树枝划破了臂,来来回回的奔走,再坚强的腿也会痛!价格不好的时候,不仅一年的心血打了水漂,还可能赔了老本。农民苦,果农更苦,他们的汗水和辛劳,使我们的生活多了几分甜蜜和幸福,吃桃不忘种桃人呀!

上了高明坡,秀才拿把抓。过去,这里穷,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发愤读书,考取功名,所以学风最盛。我初去高明,听到一个个村里考取大学的人数,非常震撼,八九十年代,好些人家,家里的几个孩子一串儿都上了名校。而在我老家,一个村里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人们都说了不起。特别是,读高中的女孩多,当年我们班就五十多个人,七八个女生,而这里我看至少在三分之一。可惜现在,高明好像各个村都没有了学堂,只剩下一个小学了,连初中也不存在了。孩子们都到城里读书了,是喜是忧,谁也说不清!

高明人爱唱秦腔,和其它地方爱请专业剧团唱戏不同,他们几乎村村都有自乐班,有戏台,演员就是放下锄头的农民,倒是服装比较专业。过去,冬日夜长,也是农闲时节,晚饭后,村中的自乐班就敲锣打鼓,粉墨登场了。二胡响起,悲凉高亢的秦腔便回荡在寂寥的夜空。星月徘徊,听高明人的前尘旧梦,西风叹息,传高明人的悲欢离合。

高明乡,如一本厚重的书,有过历史的苦难,也有过今天的安逸,每一页文字都应该浸透着泪水,包含着喜悦。我亲历的这几十年,土墙土房换成了砖墙别墅,空调,天然气,宽带,小车也进了寻常百姓家。高明街道还是那样的拥挤,表面的繁华却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卖货的人比买货的人多。村里也多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常听人感叹,明年不务果园了,老了,干不动了。岁月轮回,古老的地方,何去何从,盛衰自有历史的安排,还是祝福,明天会更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509评论 6 50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06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875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441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488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365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9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062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0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06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834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559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167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7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1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958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7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