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从来就不是说父母给孩子读就够了。
亲子共读的目的和意义,是让父母和孩子一去“读”书、一起成长。
读万卷书以后,才是行万里路。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时间带孩子到处旅行,孩子也可以通过旅途的所见所闻来学习知识,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旅行不是指到处拍照或购物,而是把旅途中的风景看透、记在心里变成自己的思想。
扯远了点,回到父母也需要看书的问题上。
读书有没有用?
问这个问题,好比就是问“理论重要,还是实践重要?”
即便有些聪明人可以抛开理论直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还是需要查找一些理论;反过来,先知道了理论后如果不实践,最多就是纸上谈兵。
读书的第一个阶段
你会觉得读的都是理论;
读书的第二个阶段
你会用实践去验证这些理论,然后留下对你自己有用的理论;
读书的第三个阶段
你会把一个理论举一反三;
读书的第四个阶段
你会寻找跟你三观匹配的书籍来看;
读书的第五个阶段
你看到的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作者的内心。
读书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和不同的作者进行内心世界的沟通,彼此完整彼此。
怎样读书算是读进去了?
我爷爷奶奶那辈人经常说:有些人,读书不知道读到哪里去了。
这话当然是略带讽刺意味的,但根本要表达的意思是:
第一、你读的书并没有被你自己消化吸收变成有用的东西;
第二、书中讲的有理的地方你明明知道,却还在做背道而驰的事情
这两种人就属于读再多的书也没读进去,不如不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七不规范,从小不但书里教、老师教,父母也教。但现在呢?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如厕、随便乱穿马路…..多少文明人明知故犯在做着不文明的事情。
更何况,这是最最基本的文明。
书看得越精越好,还是越杂越好?
这里的“精”和“杂”意思是:专注在单一领域VS拓展全面阅读
比如:
我是做设计工作的,所以我是不是只需要看视觉设计这一个领域的书?
我是教英语的老师,所以我是不是只需要看英语这一个领域的书?
一开始,你确实只需要专注在单个领域。但随着你在垂直领域的积累,横向领域的需求也会同时冒出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拓展你的阅读领域。
一个丰盛饱满的人,一定有一个全面的阅读习惯。从语言看文化,从文化看历史,从历史看地理,从地理看变革,从变革看经济,从经济看发展,从发展看教育,从教育看人生。
读书和看书一样吗?
一样,也不一样。
读书一开始就是需要“大声朗读”出来,就是0-6岁父母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的阶段。然后6岁以后,要教会孩子“默读”并且,读书要养成记笔记和整理归纳的习惯。
看书,就是在“默读”以后才开始的。看书的时候,不限于地点、不限于时间空间的束缚,更不限于书籍的材质纸张。
所以是,6岁以前读书,6岁以后看书。
阅读能力影响到思辨能力
很多海外的教授都觉得中国学生不读书、读书读得不够多,这直接导致了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弱的结果。确实如此。
因为你看得少,所以思维都停留在以自我认识和判断为中心的圈子里。这个圈子把你自己限制成了一个井底之蛙,直到你碰到与你的圈子产生强烈“冲撞”的其他一个个圈子以后,才能慢慢有所觉醒。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家长觉得带孩子旅游、出国能够弥补早期教育中阅读不足的这个问题。
但很遗憾的是,如果你没有足够阅读量的沉淀,即便你看到了一个风景,你的理解也是很局限的。除非你不断去看,不断去接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并且你要能够虚心向人请教。而且当你愿意聆听不同人的建议和看法以后,你更加会觉得阅读量不够是有多拖后腿的一件事。
年龄越大越觉得读书有用
有个朋友曾经在朋友圈写过这样一段话:年纪大了反而觉得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在家里静静地看看书。这是说明年轻的时候看的书有多么少得可怜。想想自己也觉得惭愧,现在随便抓个90后过来聊聊天,发现自己很多都不如这些小孩子懂。
年龄和知识从来就不一定成正比,你的经验只代表你自己的个人经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碰到的经历。
看书,要看有营养的书
上周和我们公司的一个可爱老师微聊。我说我的工作就是看书和写字,老师就问我:你们女孩子大约都看些风花雪月的书吧?
这话倒是不假,很多女孩子十几岁的时候都看言情小说。记得以前高中和大学里也是很多女孩都要看这一类的。爱情片章,基本上女孩子都多少要看一些的。
爱情小说不一定没有营养,真正经历过爱情以后其实对女人的人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对男人也一样。
所以我认为,有营养的书包括了一切对你人生有助益的书。但我本人不看言情小说,也不喜欢八卦杂志,更喜欢有内容、有深度、长知识不空谈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