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珍珠兰 2019-8-11
于山是福州的地标“三山两塔”之一,位于市区五一广场北侧。相传战国时有一支古氏族“于越氏”居此,于山又称"九日山",据说是汉武帝时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而得名,1977年复名于山。
从五一广场北侧的于山古城墙遗址进入于山景区。
【定光寺】
定光寺位于紧邻五一广场的于山路上,寺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05年),是由闽王王审知创建。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殿宇毁于倭患,现在的建筑是在清道光、光绪年间重建的。定光寺现存建筑分三大殿:天王殿、毗盧殿和法雨堂。大殿左右为华封堂、方丈室、客厅和僧舍。景区导图介绍上说,法雨堂还是严复读书处,福建船政学堂的临时校舍。整座寺庙用廊道相连,三大殿重檐歇山顶,泥灰塑龙脊,龙头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定光塔】(白塔)
定光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层砖心木塔,每层的斗拱、云楣、栋梁、栏杆,都经过精雕细刻,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毁于雷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改为七层八角砖塔,高41米。因为外涂白灰,故称白塔,为福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万象亭】
万象亭是一座四方形的亭子,建在山腰上,周畔岩石耸立,重叠成趣。万象亭原建于宋代,一九六三年移建今址。相传很久以前这是福州的置高点,站在这可尽赏都市美景,真可谓是包容万象,气象万千,故将它称之为万象亭。另有说法,宋代词人辛弃疾(山东历城人)当时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期间,曾于重阳节在亭上作《西江月》的“万象亭”而得名。
【榕寿岩】
万象亭上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和一株高大的古榕树,岩石上刻有一字大大的“寿”,人称“榕寿岩”,而这株“寿榕”曾于2002年入选“福州十大古榕”。
【戚公祠】
戚公祠是福州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全国仅次于山东蓬莱的第二大纪念戚继光的园林式祠厅。
厅正中供奉着戚继光戎装正坐像,坐像边陈列记功碑残片真迹。两边主要陈列戚将军入闽的实物、文献资料和仿制兵器,详细描述了戚将军带领戚家军屡战告捷的作战经历,为来到于山的民众提供瞻仰之地,让戚继光的爱国精神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武威塔】
武威塔,是为纪念戚继光诞辰四百八十周年而建的。
【平远台】
于山有两处平远台,这一块巨石上有宋代摩崖石刻,石顶有一石塔。平远台(应是一座楼阁)始建于宋代,位于号称“于山第一峰”的补山,毁于元朝的战火,现只为后人留下石刻“平远台”三个字。
【补山精舍】
补山精舍始建于北宋年间,现存的精舍是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所建。民国22年秋,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人,曾在精舍召开秘密会议,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史称“福建事变”。补山精舍现为《福建"“事变”展厅》。
一九三六年,郁达夫游戚公祠,写下《满江红》。《满江红》石刻位于醉石亭下方的岩石上,与其并列的还有“誓雪国耻”石刻。
【郁达夫史迹展•蓬莱阁】
内辟为“郁达夫史记展”的蓬莱阁。蓬莱阁的前身是木构双层八角亭,因戚继光籍贯是山东蓬莱,故取名“蓬莱阁”。郁达夫,浙江富阳人,对戚继光的爱国精神非常敬仰,在福州工作时期曾多次来于山祭拜戚继光,有感报国无门,留下了《满江红》等诗词,也是他投身抗日救国行列的开始。
【醉石】
明嘉靖年间,委寇进犯东南沿海,戚继光奉旨援闽,在宁德、连江、福清、莆田等地打了一系列胜战,平定了滋扰多年的倭患。当他班师回浙,途经福州时全城百姓夹道欢迎,在于山大摆庆功宴,戚继光也开怀畅饮,不觉醉卧该石上,酣然入睡,后人就以此刻石作为纪念。
【白云寺】
于山之上的“白云寺”已被改建成诗词展厅,展厅外竖立着“福建人民大学旧址”纪念碑。
【吸翠亭与廓然台】
于山廓然台,位于“蓬莱峰”上,与吸翠亭为邻。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督舶(管理对外贸易),太监尚春登此远眺,城南绿野尽收眼底,景色翠绿宜人,于是在此建亭,名曰:“吸翠亭”,后亭废。1936年,戚公祠董事黄承潮重建。1984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重新修亭。宋代著名音乐理论家,闽清人陈赐游于山时亦在此南眺绿野广阔,风景绝佳,遂命名曰:“廓然台”,和尚鸿份书题刻于亭北岩石上。
【九仙洞•炼丹井】
于山又名“九仙山”。相传,汉初何氏九兄弟,只有老大稍有点视力,其余全是盲人。他们一起出走,来到于山,住在洞中,他们采草划薪,汲水炼丹。丹成服下,又用丹井水洗眼即复明,后云游四方,到仙游九鲤湖,以丹喂鲤,久而久之鲤鱼化龙生翼,九兄弟飞天成仙。
“九仙胜迹”篆字石刻。
“九仙洞”洞顶西侧的巨石上,清乾隆年间,李拔所题“月朗风清” 。
【大士殿】
经过闭门整修中的大士殿。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大士殿,是辛亥革命福州革命军前敌指挥部旧址,现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狮子岩】
狮子岩,因外形像盘踞蹲坐的雄狮而得名,坐守制高点,守卫福州城。
【平远台】
平远台,始建于宋代,在于山第一峰,该台毁于元朝战火,明朝重建的平远台移至鳌顶峰。“平远台”刻石是明代张炜的手书。原先旁边的榕树把这块石包裹住了,只留下形似梳妆台镜框的椭圆面尚可见其饱满有力的行楷,雄浑厚重。
“平远台”巨岩背面有“仰止”石刻。
【状元峰】
平远台上方,即为海拔仅58.6米的于山最高点“状元峰”。状元峰也就是鳌顶峰,与状元亭相对。“鳌顶峰”上状元亭,传说北宋时期福州人陈诚之在亭中勤奋苦读后考取状元而得名。
海拔52.2米的于山,早已成为福州市民免费的休闲场所。山上林木参天,景色秀丽,可览、可游,可抒怀,这正是:
畅游于山心情爽,
探访胜地眼界开;
拥抱自然得健康,
身心惬意乐逍遥。
(文章史料记载来自景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