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对手,第一反应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有一部描写中国远征军在印缅作战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据说在结尾部分被大量删减,其原因可能正面描述了日军强悍的战斗力。
抗战时期,日军战斗力究竟如何,可在《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中找到蛛丝马迹。
“事实上,第一次缅甸战役是一场十足的大灾祸……中国军队整体折损约两万五千名精兵,其中八九千人阵亡……日军虽在陌生的国度展开攻势作战,却只有四千五百人伤亡……之所以战败,主要是史迪威严重低估日军实力”
然而,在第二次缅甸战役中,史迪威犯了同样的错。
“日军转眼已抵达距加尔各答-阿萨姆铁路线不到三十二公里之处,史迪威的中、美部队即将被切断。史迪威和英军再次严重低估日军实力。”
与此同时,对手还可能是另一种形象,比如电影《举起手来》中蠢笨的日本兵。
多些对比,多些思考,或许,就更有可能接近事实、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