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

        晨起,继续读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至解读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篇,有了些不一样的感受。

        川端康成的这篇小小说曾被选入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文章是早已烂熟于心的。一对贫穷的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很勉强的理由反悔出让孩子的决定。一面是无力抚养的窘迫境地,一面是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还有孩子日后大富大贵的美好未来的诱惑,让这对夫妇陷入两难的艰难抉择。那些笨拙的理由,那些欲盖弥彰的借口,“与其说是要骗过富人,不如说是要骗过自己”(孙绍振)。“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父母的心》)这才是最真实的父母的心。

        这篇小说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川端康成特有的“淡淡的哀愁”。作者将描写压缩到最小的限度,只有概括的叙述,没有细节的描绘,更没有渲染和抒情。他不动声色地把父母的活动全部放在了幕后,只把全部功夫用在一波三折的情节转折中,用在对话当中,让读者从对话的空白想象这对父母的情感震荡,在反反复复、不断反悔的叠加和对比中,凸显情感的张力。

        孙教授将这一章命名为“亲子之爱的诗意和卑微”。这对父母的爱足够卑微,卑微到他们仅凭爱已无法养活孩子,卑微到为了要回自己的孩子需要编织一个又一个站不住脚的借口。然而他们的爱又是伟大的,伟大到就是以死亡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当年在课堂上,我一次次感动于这份伟大的爱,赞美着这种任何优越的物质条件都无法战胜的挚爱亲情。而今天,依然感动的同时,我联想到的是另一篇同样杰出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的《在乡下》:

        在乡下,住着两户农民,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他们各有4个孩子,都过着清贫的困顿生活。

        有一天,一对路过这里的有钱夫妇看到两家孩子在泥土里玩耍。年轻的夫人和孩子们玩了一下午。她最喜欢顶小的那一个,蒂瓦什家的儿子夏洛。

        下一周年轻夫人又来了,她不断地亲吻着夏洛,把糖果分给其他孩子。再后来她每周都来,与这两家农民成了朋友。

        最后一次她找蒂瓦什夫妇摊牌了,他们夫妇不能生孩子,所以希望收养夏洛。他们会给他读最好的学校,将来继承他们家巨额家产。夏洛长大后,如果不愿意,就尊重他的意见,给他两万法郎,让他回家。当然为了感谢蒂瓦什夫妇,他们会给他们每月100法郎,让村长做公证。

        蒂瓦什大婶愤怒了,怎么?我怎么可能卖自己儿子?她把这对夫妇赶出了家门。不死心的有钱夫妇来到另一家。他们得到了瓦兰夫妇家的小瓦兰。

        蒂瓦什夫妇看着他们带走了小瓦兰,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也许是后悔吧。从此这两家反目成仇。蒂瓦什大婶到处辱骂她的邻居,说她卖掉了自己的儿子,实在太无耻了。每天在哄夏洛的时候,她大声骂给邻居听,夏洛,我没有卖掉你,只有猪狗不如的人才会卖儿子。瓦兰家因为那笔年金,生活得很舒服,但也抬不起头。夏洛因为没有被母亲卖掉,也自认为高人一等。

        在夏洛21岁的那一年,他正在田地里拼命劳作,突然有一辆金色的马车来到了自己的隔壁,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先生从车上下来,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原来是小瓦兰回家了!全村人、镇上的人都过来了,大家都把小瓦兰当成骄傲,他彬彬有礼,风度翩翩,也值得大家的尊敬,村里鞭炮放了很多很多。

        夏洛赶回家,怒骂自己父母是糊涂虫,说,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

        他的父母默默流泪,嘟囔着,难道不卖你还错了?夏洛冷酷地说:“与其像现在这样,还不如不生下来。我刚才看见那一个,肺都要气炸了。我对自己说:瞧,我本来应该是这个样子。”

        瓦兰一家正在庆祝自己的孩子归来。夏洛忍无可忍,说:“不行,想到这件事太痛苦了。我宁可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他打开门,跺了一下脚,朝他父母嚷道:“土包子!”然后消失在黑夜里……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我就想到《父母的心》。难道,轮船上那一对父母的选择错了吗?对于瓦兰夫妇的选择,我们是否也应该理解与包容?

        川端康成截取了人性里最光辉的一个横断面,赞颂亲子之爱。而莫泊桑则把这个选择放在二十年的光阴里拷问亲情、伦理和人性。日本海上的夫妇可能会因为最终的选择而饿死自己和孩子;瓦兰夫妇在漫长的岁月里承受着良心的谴责,他们得到了光鲜的儿子,又能否真正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蒂瓦什夫妇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却每天被悔恨啮噬着,并最终失去了儿子。每一个选择都带着风险。把我们放在同样的情境之下,谁又能做出更聪明的选择?

        还是一位网友说得好: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不悔的人生。

        蒂瓦什夫妇的问题不在于当年没有卖掉儿子,而在于不甘心自己的选择。

        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情感与价值取向的问题。

        在从小失去父母、极度渴望亲情的川端康成那里,情感的价值超越了一切,所以,哀愁的父母,伟大的心,让我们一次次感动。

        在以批判现实为己任的莫泊桑那里,总是无情地把金钱与亲情放在人性天平的两端进行拷问,命运的无常、人生的无奈与人性的复杂,都在严厉逼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那消失在黑暗中的,到底是什么?

        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意味深长。也更能体会到文学的价值——不是实用的,不是理性的,只是情感的,从而也是审美的,打动人心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否十、十一集里的几个片段,完美体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点。 话说会试前夕,盛家二哥长柏和三哥长枫要参考。于是两房...
    糖糖的树洞阅读 367评论 0 4
  • 故事来源于《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和错位的爱 佩吉·杨,42,中国台湾人 台湾著名钢琴家 这份遗言是...
    梁思文阅读 825评论 0 1
  • 连日来天降大雨,全国各地多发生重大水灾。 正在安徽枞阳县灾区抗洪一线上的一个兵蛋子,一抬头惊讶地发现父母就站在自己...
    玖久歌阅读 91评论 0 0
  • 1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讲的就是成语“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
    陈禄阅读 1,438评论 4 18
  • 昨天和同事聊天,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多纠结吗?”我疑惑地说“怎么啦?” 从她掩饰不了倦容中,只听她娓娓道来,原...
    暖暖阳光520阅读 193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