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没写东西了,最近看了点书,手痒,刚好有点感悟,就写一点吧。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很喜欢一句话,叫“诗借瞬间把握永恒”,这多少算是我喜欢诗词的一个原因,但我更喜欢把这句话化用为“文字借瞬间把握永恒”。我曾在写给自己的答案书中写到过:每一个瞬间的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瞬间的你和上一瞬间的你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在于细胞的状态不一样,更在于思维的不一样。
确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每一瞬间的思维可能会有连贯,但绝对是不一样的。而在我个人看来,文字恰恰是我们可以在那一个瞬间记录我们思维的方式。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喜欢写作的原因。
去年还是什么时候,偶然间在墨神的QQ空间里看到了他对“见字如见人”的一番探讨,让我记忆深刻。我忘了原话是什么样的,但他的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文字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苦闷的人,强行去写欢快的文字,即使表面上内容很是轻松愉悦,但阅读文字的人总能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那一抹辛酸。
说得太好了!当第一次看到墨神的这一番言论的时候,我一刹那间我理解了为什么纳兰写着“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之后接了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因为他也骗不了自己,再怎么回忆,怎么让词句变得轻松,也过去了啊,也只能使当时只道是寻常罢了。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会存在乐景衬哀情这种手法吧。
而随着这段时间的阅读,我对“见字如见人”的感触更深了一些。除了墨神的说法以外,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还表现在作者讲的故事,特别是他愿意讲的故事,在不经意间总是会朝着他潜意识里倾向的方向去讲述。
这就要讲到在文学路上对我有过提携之恩的李纯先生了。记得是在我初中刚开始写作那会儿,我问李纯先生:“先生,我们写作的人是逃避现实的吗?”那时候李纯先生回答我说:“不,我们写作的人是直面现实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李纯先生这个回答作何解释,直到近期我才明白过来李纯先生回答的深意。
李纯先生的意思或许是说:现实有的,我们要写;现实没有的,我们要写;现实批判的,我们要写;现实赞美的,我们要写;现实纠结的,我们要写;现实明确的,我们也要写。
每一个写作者,或者说文人,都是在用笔杆子,用自己的文字,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现实进行碰撞,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不一样的东西,让读者有思维的碰撞,只有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新的高峰嘛。
这可能就是李纯为什么回答我说“写作的人是直面现实的”原因,也可能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吧。
即“见字如见人”,通过我的文字,明确我的内心,再照见他人的内心。
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