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字典的释义是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
按这个解释,我从小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必须要承认,人是有聪明和愚笨之分,智商有高低之别。小时候上学时,有的学生可能不怎么学习都能考试很多,而有的学生即使挑灯夜战也可能考不好。这就是聪明与愚笨的差别。
长大后步入社会,进入职场,“聪明”这个词又有不一样的解释了。这时候的“聪明”是指:做事情很周到、为人很醒目,表达对待人、事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
我相信每个老板都是喜欢聪明的员工,但这时候就会有真聪明和假聪明的区别了。真正聪明的员工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把自身的品德才华不动声色地展现出来,不哗众取宠。而假聪明的人则是做人很高调、做事却很低调,有一点点本事就自吹自擂、爱表现、出风头,生怕别人不知道。
历史上,杨修作为曹操的主簿,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世说新语》记载,杨修有一次和曹操出行路过曹娥碑,见背面写着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曹操问杨修:“知道什么意思吗?”
杨修说:“知道。”
曹操说:“你先别说出来,待我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曹操想出来了,两人分别写下。杨修解释道,黄绢乃色丝,是绝字,幼妇乃少女,是妙字,外孙乃女儿之子,是好字,齑臼乃受辛,是辞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与曹操所解完全相同。
曹操感叹说,我走了三十里才想出来,我的才不及你。曹操乃雄才大略之人,但从聪明程度考量,比杨修差了三十里。
所以从这可以看出杨修确实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他也是死在自己的聪明上,有时候太过聪明也是会死的。
有一次,曹操在外行军打仗,他听说当夜的口令为“鸡肋”,立即开始收拾行装。别人不解,他解释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
曹操闻之大怒,妄揣我意,动摇军心,推出去,斩了!其实,杨修还真是猜到了曹操的心思,一个“鸡肋”,别人懵懂无知,他心有灵犀,太聪明了。
但是,杨修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他洞悉曹操所思,只是悄悄收拾行装,不着行迹,看破不说破,脑袋就不会搬家。
杨修的聪明就是假聪明,如果他是真聪明就应该知道他大肆宣扬的后果,他应该自己悄悄收拾行装,不着行迹的走。这样他就不会掉脑袋。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有一个同事在部门领导的心目中也是个很聪明的人,特别是为人很醒目,经常和领导打成一片。但有一次,发生了一件事故,他没有跟他部门领导汇报事情的情况。而是直接跟公司的领导反应这个事故。
然而部门领导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从而被公司领导批评了。而我那个同事也被部门领导通报批评了,“越级汇报”是职场上的大忌,真聪明的人是不会干这种傻事的。
所以,在职场上做个假聪明的人很容易,但真聪明就需要智慧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很聪明,但聪明是一枚硬币,一面是假的,一面是真的——用哪面,取决于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