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乐毅伐齐”(1)雀巢雏鹰引发的惨案
【原文】
赧王中二十九年
宋有雀生湣①于城之陬②。史占之,曰:“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喜,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与齐、魏为敌国,乃愈自信其霸。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③,斩社稷而焚灭之,以示威服鬼神。为长夜之饮于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于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
齐湣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温。
[注释]
①湣:音zhān,鹞类猛禽,青黄色,食鸠、鸽、燕、雀。
②陬:音zōu,角落。
③笞:用鞭抽打。
[译文]
赧王中二十九年(前286年)
宋国都城睢阳的城墙拐角处发生了有鸟雀生下鹞鹰的怪事,太史就此事卜卦,道:“吉利。小的生出大的,预示宋国必将称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起兵灭掉滕国,攻占薛地,向东击败齐国,夺取五座城池,向南击败楚国,夺取三百里地,向西击败魏军,一时间成为与齐、魏势力相匹敌的国家,宋康王对自己的霸业愈加充满信心。为了能够快速完成霸业,宋康王射天鞭地,砍倒社稷的神主而后将其烧毁,以示自己的威势能够制服鬼神。他在宫中整夜饮酒,宫内的人山呼万岁,堂上之人听闻跟着响应,堂下之人接着响应,门外的人又继续响应,以至于国中没有人敢不高呼万岁。天下的人都咒骂宋康王是“桀宋”。
齐湣王趁机起兵伐宋,百姓四下逃散,弃城不守。宋康王遂逃往魏国,死于温地(今河南温县西)。
[点评]
宋国本是居于齐、楚、魏三国之间的小国,实力虽稍强于卫、鲁,但仍远不足与七雄相抗衡。这种小国之所以能够在七雄相争的纷乱中生存,很重要的因素不在于自身国力的强弱,而在于其遭某一国入侵时,总有其它大国相救。如卫国数次遭到赵国入侵,皆因魏国出兵相救而免遭亡国。当五国忙于在宛混战而无暇他顾时,中山遂为赵国所灭。同样的道理,宋国之所以能够存活至今,不是邻国无力吞并宋国,而是各国不愿意让某一国独吞。宋康王能够连败齐、楚、魏三国,不是因为自身实力强大,而是因为三国根本就不对宋国设防,没想到此等小国居然敢主动出击。且以秦之强,在出兵略地时也会集中兵力,而不敢四面出击。宋国地小国弱,何至于竟敢连续对齐、楚、魏三大国开战?
《中庸》上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宋国将亡之时,有“小而生巨”的怪雀,宋康公未必真的相信鸟雀“小而生巨”,多半还是因为执政者在强敌环伺的环境待得太久,长期的内心压抑令其产生苦闷烦躁的情绪,甚至于想要自暴自弃,放手一搏以逞一时之快。然鉴于敌我实力相差实在太远,所以才需要借助此等神鬼妖孽之事来给自己壮胆。太史,本应是国内最善于占卜预测的人,然宋国太史的占卜结果却导致宋国坠入灭国亡君的惨剧。今时之人,常昧于江湖术士的妖言而恣意妄为,又岂不更加可笑!
有言道:“天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从古至今,狂傲不可一世者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在现实社会中,民营企业往往是企业老板一人说了算,宛然于一个“独立王国” 。有的人获得创业阶段的局部成功,就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而无所不能, “造神运动”比比皆是,最后无不以失败告终。所以今天讲述的《资治通鉴》 “雀巢惨案” 的故事,值得所有的企业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