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性冷漠》我总是突然不想理任何人

不要被“间歇性冷漠”这个词吓到,这不是忽冷忽热的意思,也不是在情感上切断联系、不再关心除自己以外的事。

而是重新树立自己的边界感,明白什么该参与,什么不该参与,重新维护起自己的个人边界,让我们不要过度参与到别人的“情感”之中。

这能保持我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能让我们避免“吃力不讨好”的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情感消耗。


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日程表,以一种日常化的态度、规律地限制自己去接触那些令人难受的信息。

比如,如果看太多新闻使你焦虑,就可以在手机里设定一个APP用时限制,依此督促自己每天使用社交平台接收负面信息不超过15分钟、1个小时……

还有一个平时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我们被“情感绑架”,觉得自己没有回应对方的期待、要求或者是关心,就产生愧疚感。

比如,我们可以偶尔借鉴一些“糊弄学”的方式,看似回应了对方,但其实内心并没有真正投入到这段交流中——这时候我们的状态是“冷漠”但有用的。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收着更多的情感来源,也无形中承担了更多的情绪风险。

为了拥有更恒久的爱的能力,当下的我们,或许都需要一点间歇性冷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