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昨天谈到王熙凤与秦可卿都有“结盟”的意向,王熙凤需要通过团结广大的力量,以扩张自己的势力,而秦可卿需要通过王熙凤来制衡贾珍,摆脱贾珍对她的纠缠,以及心理阴影,那么,这两位大权在握的“执行总经理”都是打的怎样的算盘呢?
可见,秦可卿与王熙凤虽然都有结盟的意愿,但是方式是不同的,秦可卿是只想与王熙凤结盟,而王熙凤却是想与整个宁国府结盟,于是,秦可卿有了一个错觉,那就是王熙凤愿意与她单独结盟,帮助陷于困境的自己拜托危机,秦可卿便与王熙凤就有了多番推心置腹地情感交流,甚至临终托梦与王熙凤,交代了自己对贾府的远景构想和近期规划,还有一句暗示全局的诗词。
那么,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呢?笔者总结了一下,总共说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关于贾氏家族的远景展望,希望凤姐一定要未雨绸缪,她言道:“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秦可卿建议王熙凤“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秦可卿此论很有远见,第一,保住祖茔,以求整个家族根源不断,第二,设置家塾,以求未来枝叶发展。
第二件事是关于贾氏家族的近期规划,告诉凤姐“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当凤姐追问她是何喜事时,她却不回答,通过《红楼梦》的后文,我们可以得出,这里所说的“喜事”,应该就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以及《红楼梦》中的重头戏“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在第二件事说完后,秦可卿还专门为王熙凤念了一句诗:“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实在有些让人弄不明白,很多人认为,这意味着《红楼梦》的大悲剧,也意味着其中各位女子的悲惨结局。
不得不说,秦可卿的考虑很有预见性,如果王熙凤与秦可卿真的是“政治盟友”,那么王熙凤一定会按照秦可卿的建议去进行改革,但是,从《红楼梦》的故事发展来看,王熙凤并没有如此行为,以至于贾府的衰败,可见,二人之间的联盟并未建成,只可惜,秦可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同时,秦可卿对于王熙凤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首先,从王熙凤的眼光、胸襟和能力而言,她更多的是注重自己的利益和得失,这一点是与秦可卿不一样的,相反,像三姑娘探春等人,她对贾府垮台的根本认识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并积极进行了挽救,她才是贾府里真正的“改革家”,而王熙凤却没有革新的能力,更没有革新的政治敏感性。
其次,从王熙凤的人物性格而言,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直接掌权者,她个人充满着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霸权、贪财、狠毒、自私,在她的心中,只有她自己的利益,而没有荣国府乃至四大家族的利益,她逐渐成为荣国府越来越衰弱的催化剂,也正是因为如此,王熙凤是不可能成为荣国府乃至四大家族的“改革推动者”,秦可卿在天之灵,得知王熙凤并没有采取她托梦的意见和建议而行,真不知该做如何想法?那么,秦可卿死后,又出现了哪些事情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