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是从一个糖开始的,小铭有几颗榴莲糖,婆婆说榴莲好臭,小铭就直接不吃了,就像以前我买了新鲜的榴莲回家,像让小铭尝试一下,可是正当小铭准备吃的时候,婆婆立马表现出一副厌恶的样子,并且说好臭,小铭便把头扭开了,就这样,从未尝试过榴莲的小铭开始讨厌榴莲了。
我一开始有点气愤,为什么你们不喜欢的东西要阻止孩子去接触和尝试呢?他们连试一下的勇气都被剥夺了,这不是间接的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吗?我想起泰国的一个广告,一个小女孩在街上看到有人卖豆芽,就回家问妈妈,那个豆芽是怎样长出来的?我们可以卖豆芽吗?小女孩的妈妈也不知道怎么种豆芽,但是没有拒绝孩子,而是回答说:我们试一试,好不好呢?
然后母女俩通过各种方法尝试,不停的失败,终于种出了豆芽,这不仅仅是种豆芽的过程,更是给孩子心里播种好奇心不怕失败,不断尝试的种子。
然而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任意的安排揉捏,毫不避讳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不知不觉间把孩子捏成了另外一个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在安全范围之内,做他们喜欢的想做的事情呢?
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喜好强加给孩子呢?为什么要阻止孩子们去不断探索和发现世界呢?为什么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让孩子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