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爱吃饭的小孩怎样与他沟通?
让你陪孩子写作业时不再血压飙升的秘籍。
不用抓狂,孩子也能听话的秘籍
不用诉苦,你的情绪也能被孩子体谅的秘籍
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知乎大V蔡中元的7堂亲子沟通实战课
作为父母,面对以上的情况怎样做到:非言语伤害、乱发脾气;而是动之以情、控制情绪?
我想起家里的一件事:
一天傍晚,我的小外孙女从梳妆台把妈妈的眼药水瓶拿出来挤着玩,一边挤一边说:“浇水了,浇水了。”
女儿看到之后立刻变得很生气,非常严厉地说“快放下!滚!”
宝贝很少看到妈妈如此发脾气吓傻了,呆呆地站在床边不知所措。但是她没有哭,因为她知道自己做错了。
小小事情女儿如何会发如此大的脾气?她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感受到的委屈全部在一句话中爆发在了宝贝身上。
那天吃晚饭时,我在厨房里忙着,然后又收拾洗碗,所以呢,就没有顾得上去照顾宝贝。
女儿上楼去给二宝喂奶,可是宝贝吃完饭之后就一个人在楼梯口喊:“妈妈,妈妈。”最终坚持着上楼去找妈妈。
孩子拼命想找妈妈,她哪里知道妈妈很累,妈妈想借给二宝喂奶休息一下。
我虽说在楼下,但我能想象出楼上的情景:女儿呢,既要给二宝喂奶,又要照顾调皮的大宝。估计中间又发生了很多调皮的事儿吧,所以搞得女儿心烦意乱,也没有顾得上吃饭。
我收拾好上去之后,女儿跟我说叫我把两个孩子看着她去吃饭,言语中神情中完完全全流露出疲惫、焦躁、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有对我的不满,也有对大宝的不满。
于是发生开头的一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怎样化解风波?
秘籍就在蔡中元的《最好的养育就是好好和孩子说话》书籍里,打开它阅读+践行,养育孩子问题迎刃而解!
蔡中元: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晋江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辅导时数超千小时,知乎“教育心视界”专栏作者。热爱写作和心理科普,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亲子教育领域的发展与研究。
一、言语伤害对孩子影响极大
对孩子最具精神摧残力的话语,80%来自父母,还有剩下的20%几乎都来自老师。我们不经意的言行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
对待孩子说话既不能纵容和溺爱也不能矫枉过正。
父母用主观言语为儿童构筑的经验世界,会让儿童长大后更倾向于去证实父母的论断。
孩子犯错既不能一味采用陈旧的教育手段“头悬梁锥刺股”“棍棒底下出孝子”,也不能恶语相加。
让孩子好好听话,去照顾你和孩子的情感关系。不要对孩子进行道德评判,而要用情感去影响他,从而改变他的态度。
二、绝对不能冲着孩子乱发脾气。
那天看到女儿发脾气,我脑海中就想起了蔡中元老师《最好的养育就是好好和孩子说话》书中的这些观点:
我的教育原则当中,有一条就是绝对不冲着孩子发脾气,不管我多么多么生气,我都不要冲着孩子发脾气,因为我坚信除了发脾气一定有更好的教育对待方式。
我们冲着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正在生动地向孩子演示如何发脾气。 我们可以表达生气,但并不等于发脾气。你们要关心自己的情绪状况。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采用悬搁先定立场。
三、动之以情比晓之以理管用
改变孩子的态度不但要提高他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影响他的情感,因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
建立和谐的情感联系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回到前面的故事:
其实女儿的发脾气主要是来自于长期带孩子的疲惫、烦躁,而并非仅仅是针对大宝昨天的调皮。(当然她也的确很调皮)
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也没有去安抚女儿,只是跟大宝说,快去跟妈妈说“你错了”。
大宝傻呆呆站在那里,扭扭捏捏一会儿,就连说:“妈妈你错了,妈妈你错了。”她还没太懂把人称转换过来。
稚气的话语已经让女儿原谅了她。
“大宝,你要跟妈妈说宝贝错了。”这次她听懂了,跑到妈妈那儿去跟妈妈说“妈妈,宝贝错了,宝贝错了。”听了大宝的话,“好,妈妈原谅你了”并把宝贝抱在了身上,笑容重回小脸。
一件小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四、彼此的情绪控制影响着亲子关系
对孩子的不懂事,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给孩子适当的发泄情绪的机会,并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给予理解和帮助。
你的孩子是不是不好好吃饭?
你的孩子拖延懒床,你会不会火冒三丈?
跟你孩子说话时他会不会充耳不闻?
孩子当面顶嘴时,你想不想直接上手?
你陪孩子写作业时,尽力稳住飙升的血压时,是不是很委屈?
请您打开这本书——《最好的养育就是好好和孩子说话》本书告诉你:
①怎样合理“发脾气”。
②让孩子的改变更加稳定而持久。
③和孩子好好聊天。
受到书中启发:
那天晚上紫宝特别乖,入睡以后我看着她的小脸,我心里就在想,她为什么会那么调皮呢?因为她无聊吧。
当下我的心里就在决定:紫宝回家以后我尽量陪着她看看书,讲讲故事,画画,或者散步。有人陪伴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她调皮的机会也就少了,同时也让女儿情绪能平复一下,这样的话对孩子发脾气的机会也就少了。
最后化成一句话:
好好说话,
孩子也能乖乖听话。
齐帆齐老师28天写作成长营(15篇)16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