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班第一次游学结束。
四年级会以地理板块结束,我选择三条线走完省内。这次是第一条线,吉林省的西北部——一马平川的盐碱地。路线是长春——农安——查干湖——大安——莫莫格——白城——长春。
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上课,我经常说这句话。地理学习,从来不在书本里。书本里获得的大部分都是信息,如果我不曾去过那里,哪里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地理学习,要让孩子们获得“位置”。长春在吉林省的什么位置?农安在长春的什么位置?大安又在农安的什么位置?坐了挺久的车才到达的莫莫格湿地,离长春又有多远呢?地图上的距离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例尺,但却不能帮助我们的心了解到底有多远。
地理课是要完成个人定位的。我在集体中,处于什么位置?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又是什么位置?我们常说“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那首先得了解“位”在哪里,才能做到“司其职”吧!
节奏还是学校的节奏,晨练,诵读,一日三餐,餐前感恩,晚间回顾分享。熟悉的节奏让我心安,看得出来娃娃们也很“安”,全然跟随,我们都在前行的生命之流里。
有的孩子是第一次离开妈妈。我陪伴了一晚之后,骄傲地宣称:自己不害怕了!再也不需要和亮老师一起睡了!
我们和母体的第一次分离,是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和母体的第二次分离,是断离母乳;我们和母体的第三次分离,是我们离开家,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成人是不能一直给予和满足的,要适时放手,甚至是果断推一把!
推,有时候不是孩子需要,而是父母需要,但是身为大人的我们却不愿意承认。我们总说:我家孩子不行,他离不开我!其实真相是:我们不行,我们离不开他。彼此想念是正常的情感,人类成熟的标志之一——我们可以安然停留在对彼此的思念之中。
一句:我想妈妈了!我心一动~不出家门,怎么能体会到想念?当然,想念也是“歘空”!大部分的时间都被欢乐填满了!
出行,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朝夕相处,我的优点、缺点,身上的特质统统都暴露出来!咦?他怎么是这样整理行李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去做?我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一下?个体之间的学习是最有益的,我们做自己的同时,正在“看见”别人的样貌。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做了决定的妥协。
我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辛苦了一些。我从不担忧筋骨体肤层面的辛苦,坚韧,本来就是生命该有的品质。
我们去了一些博物馆,年代久远的事件很不容易被“记住”,因为火候还未到。但是积累是要有的,今天所有的懵懂都是为了明天的彻悟。
感恩志愿者颢颢妈妈,我的张迪姐,感恩我的伙伴草帽老师!感恩所有家长的信任,愿意把自己的心肝宝贝和掌上明珠交于我们的手中!您选择信任,我定全心陪伴!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