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隔多年,再次遇到一本看完后不敢随便写下感想或评价的书。第一本是初中时买的《小王子》,到现在看过好多遍依然是只言片语的读后感;第二本便是华莱士的《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时隔好些天,翻了好几遍,今天才犹豫着写下一家之言。
看到书封上写的“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典礼演讲”时,我开始是疑惑的,演讲稿这种东西网络上基本能搜到,神通广大又善良热心的网友还会提供翻译,有必要做成一本书吗?
先说说这本书吧。
和大多数每一页都印满字的书不同,它每一页只有一句或者两三句话居中停留,偶尔配上笔画简单的黑白插图。这样的排版,简直是比漫画书还容易看,哗啦啦地就可以一目五六行地翻完。好像很简单,好像就是为了印成一本书而特意多凑纸张,尽管纸张厚实而平滑,书本装帧细致到每一个细节。
当然,排版装帧都是外观,读书最重要的是内涵,这也是这本书如此设计排版的重要原因。我不是编辑,但对于我来说是如此。
现在新媒体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读图,没有耐心看完一页书更别说一本,密密麻麻的字反而让他们突如其来的读书兴致望而却步。一句一页,反倒能够看得下去,哪怕走马观花,也至少有那么几句话能够走到心里。而且,最重要的是,只要你不是真的赶着时间去做其它事,只要你有读书的心思和时间,这本书就是有一种能让你慢下步调的魔力。
因为里面每一句话,都足以让人停驻深思。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估计你也会不自觉地放慢翻页的速度,看视频和看网页都较难与之匹敌。
说到这里,对于有没有必要做成一本书,你大概也知道我的看法了。
2
然后真正说说这本书的内容。
开篇是个很早以前就听说的,大鱼问小鱼水里怎么样小鱼反问什么是水的故事,就像作者所说,这是“陈词滥调”。所以我也是迅速看过,没想到下一句就让我停住了即将要翻页的动作,犹豫地提起了笔——
“但事实是,在成年人的日常之中,即便是陈腔滥调,也可能攸关生死。”
那是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在那之前我经历了一段情绪非常低落的时期,经过师长的开导才调整过来。再回想才发现原来很多深藏的问题都隐在普通的生活里,解决之法都藏于普通的道理之中,只是太过于习以为常,所以被轻易忽视,日积月累愈发深重后才发现已经到了难以自我调解的地步,继而攸关生死。
仓央嘉措曾说:“世间之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小事”。但有时候,生死一念,恰恰是之前无数的小事一点一点逼刃到此。尤其是当思维走进死胡同却不自知时,尤其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思考时。
“最简单、最常见的陈词滥调——即,人文科学教育并非知识填鸭,而是‘让你学会如何思考’”。
在此,借用一下华莱士的话,如果你觉得如何思考你已经会了,不必再学习,那么请你回想一下鱼和水的故事。而我经历过那段情绪低迷期,深知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所以不敢轻视这似乎很小儿科的问题。特别是当看到这两句话时:
“我们对意义的构建,似乎并不是出于个人自觉的、刻意的选择,而是源于傲慢自大”。
“你想:在所有的经历当中,没有哪一个不是以自我为绝对中心的……虽说他人的思维和情感也以某种方式与你交融,但你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才是最直接、最迫切、最真实的”。
这么一说,好像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开始被理解了。不过我不想讨论这种稍显极端的例子,而是确确实实的看起来像是为别人好实则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通例子。
有些人害怕麻烦别人,更怕自己做不好连累别人,所以很多事情都习惯了憋在心里,等时间风干。但大家也知道,坏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纾解,日久天长会慢慢发酵变质,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我就是带着一种不要把坏情绪传染给别人、不要麻烦别人的想法,把一些心事憋了好几个月,最后搞到自己快要情绪崩溃,而且中间反倒还给身边人带来了一些不自知的麻烦。这都是因为我的傲慢自大,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对待问题,以为自己能够调节好,实则并不能。归根到底,还是思考方式的问题。尽管我已经是个大学生,但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
所以当我看到华莱士给出的如何思考的答案时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真正重要的那种自由,意味着专注、自觉、自律、不懈努力,以及真诚地关怀他人,并且每天都以无数琐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人牺牲奉献。
这便是真正的自由。
这便是学习如何去思考。”
其实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页时,已经迅速又不以为然地翻了过去,不到三秒又翻了回来细看,最后看了很久。
这好像真的是陈腔滥调,如此浅显的字眼不用我解读你大概也看得懂,只是相信与否罢了。但我想说,就是这样的思考方式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做到真正的问心无愧,真正的对自己坦然。虽然看起来做到这些似乎很简单,但也只是看起来,它远比我们以为的要难得多。
不信,请你时刻告诉自己:这就是水,这就是水。
或者像周芷若对张无忌那般诚实,问自己一句:
倘若我问心有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