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别人的缺点很容易,认识自己的缺点却很难。
如果事情发生到别人身上,我们会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还会相当客观。但如果事情发生到我们自己身上,则就成了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无辜。
但事情的真实情况显然不是如此,发生在别人身上时,那些所谓的特殊情况被我们归为一般情况,而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可能那些所谓的一般情况也被我们归为特殊情况。
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待别人我们很容易做到客观,但对待自己却极易流于主观。
认识自己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难。要想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解剖自己。
第一次看到“解剖自己”的字样,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我无意中看到班里有位同学的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这张纸的抬头就是解剖自己。
我忍不住好奇,偷偷地打量这张纸,这张纸上撰写得大部分都是对自己的批判。
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和震惊,尤其是他关于解剖自己的目的阐述,主要是为了完善自我,至今思来依然觉得振聋发聩。
这四个字,对我的影响很大。自此之后,我好像开启了一扇窗,好像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我试着分析自己,试着解剖自己,发现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向内求。
伴随着“我”的意识形成,我和“我”一直朝夕相处,我似乎和“我”是最亲近的,似乎我是最了解“我”的。但事情真的如此吗?
似乎我和“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为琐事所牵绊,我们被自己所欺骗,我们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不断给自己台阶,使得我们距离真实越来越远。
很多人觉得我们不会骗自己,其实我们欺骗最多的就是自己。我们会给自己找理由,会给自己找台阶。每个缺点和不足,我们总能找到理由。
当事情成功时,我们喜欢把客观形势和运气当作自己的能力;当事情失败时,我们喜欢把主观的失误当作形势和运气不行。
我们习惯粉饰自己,不善于剖析自己。就算是独自一人时,我们也不愿意把自己曝晒在阳光之下。
我们喜欢带着面具,几乎从来不卸下,最后我们成了面具的样子。如果想探究自己的内心,我们必须要撕下所有的伪装和面具,把自己晾晒在阳光下。
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不给自己留余地,不自欺欺人,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不断地精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