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的独居老人,留守老人!并希望引起社会的再重视!
【一】
“陈阿婆好像不见了哦,好几天没露面了诶!她往常忙完农活都坐在大门口编草帽,这几天门都没开,不正常哦!”村头的陈贵老两口向村支书反映着情况!
村支书李大明是个瘦骨嶙峋的矍铄老头,快七十的他仍然管理着莲塘村大大小小的事,他确实能干,有着不输少年郎的敏锐与果敢,更是因为没有青壮年愿意留村里干这个工作。老支书听后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带着几个村民赶去陈阿婆的住所!
村子不大,有三十来户人家,百十来口人!这些年有点积蓄的人家几乎都举家搬到了城里!没搬走的青壮年也外出务工去了,甚至老头老太太都会选择去城里当门卫做家政,鲜少有留在家里的!一个村算下来,真正常住人口,不到二十个人,还全是老幼病残!
陈阿婆的家孤零零地坐落在小山坡上,青砖小平房是前两年国家出钱修的!门口一片油菜花开得黄灿灿,屋檐下还晾晒着几串萝卜干!陈阿婆养的几只鸡鸭和那只名唤大黄的土狗萎靡地依偎在紧闭的柴房门口,鸡粪鸭粪铺满那一块院坝。
支书指挥村民用铁镐撬开大门,并示意他们留在门外,以便保持屋子的各种细节!他有预感,陈阿婆或许已经不在人世!
支书小心的打量着四周,屋子收拾得很干净,独居老人特有的冷清扑面而来。桌上叠放着她的身份证还有四百块钱,以及孙女陈丽丽小时候的一张照片!堂屋角落堆着几把编草帽的灯草,还有几个尚未完工的半成品。似乎都没什么异常,柜子没有翻动的痕迹,被褥整齐,茶几明亮,锅碗瓢盆陈旧却锃亮。碗柜里还有半碗吃剩的红烧肉和一份炒青菜,都已经发出变质的味道。
村支书沉吟,去哪里了?也不像有意外发生的样子啊?
他转过头问陈贵夫妇:“三天没看见阿婆了?”
“三天了,21号我娃儿回家还跟阿婆聊了一会儿。她夸小军孝顺,会时常回家看望我们老两口。”
陈小军小时候很爱在阿婆家耍,孙女陈丽丽跟他年纪相仿,所谓的青梅竹马,便是这样。曾经两家大人还开玩笑要结亲!但终究是世事无常,陈丽丽十岁时父母亲因一场意外离世,从此,就只剩她与阿婆相依为命,她也变得有些孤僻,有些早熟,在学校很少说话。勉强读完高中便选择了远走高飞,去到深圳打工。每年过年才会回家探望年迈的婆婆,算来,陈丽丽也已经30岁。
“陈丽是前段时间回来过?是不是去陈丽那里了?听说没有?”
“是回来过。听说要结婚,结婚对象是外省的,她阿婆好像不同意,没听说要接阿婆去……”
村支书用粗糙的大手在桌子上敲击着,眼睛继续四处打望,
“马上联系陈丽,问下陈阿婆下落,也问看村里其他人,还有阿婆的亲戚熟人,都问一遍。如果没有结果,马上报案!”
众人听后应声,并散去!
【二】
深圳这个海滨城市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和梦想,特别是像陈丽丽这样的年轻人,来深十二年,有被骗到KTV当公主的经历,也有在黑作坊当小工的辛酸,再从流水线上的女工到今天车间主任,她付出了多少,委屈了多少,没人知道。
因为文化水平低,她错过了很多次晋升机会。看着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一来就凌驾于她之上,她也有些无奈,更多的是羡慕,家庭条件真的会限制一个人的前途,哪怕你心有凌云志,没有翅膀,又如何飞翔呢?
不过现在她也知足了,因为她要结婚了。对象是同厂的售后部经理赵顺,年纪比她大五岁,性格温和,她很满意!最近赵顺爸妈来深圳看望了这个未来儿媳妇,要求尽快结婚,并已为他们在老家桂林买下一处婚房!
漂泊多年的灵魂,终于就要有个自己的港湾了。陈丽每每想到此处忍不住哼起幸福的小调。但现在的问题是,婆婆不愿意她嫁那么远。为此,前段时间她还专程回去了一趟,但仍然没能说动婆婆。婆婆还又在她面前抹眼泪了,让她也不知所措。
陈丽丽心想,不行,还得再回去一趟,不做通婆婆的思想工作,她不放心。
自从双亲离世后,婆婆是她唯一的亲人,快八十岁的老人身体倒是很健硕,平时在家养些鸡鸭牲口卖钱度日,过得很清苦。但每次回家,婆婆都会拿出自己的积蓄给陈丽丽,把她当成当初的小姑娘,怕她在外吃不饱穿不暖。陈丽丽当然不会要,临走会留些钱给婆婆,还会把她的冰箱装满,再把里里外外房前屋后打扫一通。可是毕竟太远了,一年就回来那么几天。当真婆婆有个什么头痛脑热,她完全照顾不了。
她在想,是不是自己太自私?
良缘难求,那婆婆呢?
工作重要,赚钱重要,那婆婆呢?
说罢,她又订了第二天的飞机,准备再次回家。能做通婆婆工作,这婚就结,万一做不通,她也只能亲手埋葬这份感情了。顺便也想把工作辞了,离家近点的地方找个工作,好照顾婆婆。突然陈丽丽倒是感觉轻松了不少。亲情与爱情的抉择,她选择了年迈的婆婆。毕竟,婆婆还有几年光景呢?谁也说不好!
正在此时,她的手机响了,老家的陌生号码。
“哪位?”
“陈丽丽吗?我是村支书李大明啊,额,你婆去你那里了吗?”
“没有啊!我还买了明天的机票,准备回家看她呢!她不在家?”
在村支书讲述了事情大概的时候,陈丽丽耳朵一直嗡嗡响,双腿发软,背上也被冷汗浸湿了。她思量着,婆婆那么大年纪不可能离家出走,也没有亲戚可去,她肯定是出事了!被谋财害命了吗?婆婆积蓄不多,应该不可能。十里八乡都知道她日子过得紧吧,一个孤老太婆哪有什么钱财……
心慌意乱中进屋抓起几件衣服塞进行李箱,冲进夜色,直奔机场!
改签好最快的一班飞机好,她在候机厅拨通赵顺的电话:
“顺哥,我回老家了!你保重!”
多余的话她没说,但赵顺已经心知肚明,他们之间,可能就此画上一个令人惋惜的句号!舍与不舍,留与不留,陈丽已作出了她的抉择!至于赵顺,像一只快断线的风筝!
【三】
陈丽丽远远的就看见青砖小平房孤独地站在小山坡上,像极了婆婆!
她快步地走进堂屋,支书李大明还有另外几个村里的长辈也在。大家讨论着这几天寻找的结果,以及各种可能性。
老支书抽着旱烟,把深蓝色棉袄紧了紧,看着紧张得嘴唇哆嗦的陈丽丽说,
“你阿婆不见五天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报案吧,我看阿婆怕是出事了!”
陈丽丽瘫坐在地,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老支书爷爷,村里监控都查了吗?会不会是我婆也学其他长辈那样出门打工了?”
众人不说话,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再说做保姆做家政,快八十岁的老婆子,哪有人敢请?支书只得说:“丽丽,别过分担心,我们发动了全村在外打工人在寻找,我们等派出所的民警到了,再地毯式的搜寻,上面说了,实在不行就申请调动市里的飞机,我们还可以网上寻人,电台寻人……”
话音未落,一辆警车停在了路边,几个民警带着警犬走了进来。来不及喝口茶,就带领村民从村口的开始搜寻开来。
莲塘村不大,不靠山不靠河,没有浓密的植被和树林,按说是很好寻找的,但此时漫山遍野油菜花加大了搜寻难度。警犬是不是也被油菜花的浓郁花香所迷惑,一天了,恁是没有进展。但是,这种找人的事,没有消息,有时候往往是好消息。
直到太阳快下山,一只警犬在她家坡下的油菜花田埂上狂叫起来!一群人紧张得赶过去,看见它刨的地方是个掩盖完好的废弃水井……井边的草丛里,整齐的摆放着一双陈阿婆的鞋,是陈丽丽给她买的……
村民搬开掩盖水井的石板,陈阿婆就这样站在水里,刚好漏出几缕银发。水很清澈,也很冰凉!
法医做了尸检,排除他杀!古稀老人,盖棺论定!
【四】
安葬完婆婆!陈丽丽告别了村民,一个人回到家,整理婆婆的遗物。衣柜里,她去年买给婆婆的羽绒服,吊牌都还没拆,婆婆舍不得;前年的羊毛衫,上前年的外套,满满一柜子,几乎都是崭新的衣服,婆婆舍不得!
从只有她跟婆婆才知道的衣柜的夹层摸出打开抽屉的钥匙,抽屉里面是一些她小时候的作业本,照片,还有些毽子什么的小玩意。还有个生锈的铁盒,里面有婆婆结婚时爷爷给她买的一枚银戒指,还有陈丽丽父母的结婚证,她的小学毕业证,初中毕业证……还有一个信封,写着【给丽丽】,里面是一个存折,一张纸条:丽,你跟他去吧,婆不拖累你!
陈丽丽拿着纸条冲出家门,朝着婆婆墓地的方向下跪,痛哭起来……从此,她陈丽丽,成了这个世界的孤儿,无依无靠……那悲恸的声音惊起了树梢的鸟儿,扑扑扑的飞向远方,天空也随即暗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