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来自三位美国教育专家,他们与我们一样共同经历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却也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几个人工作的地方叫做“明日之星辅导中心”,是一所“家长咨询”机构,在这里他们面对着各种各样充满着烦恼的父母与孩子,有着更为丰富的辅导经验。
这本书之所以令人一见倾心,是因为他绝不是一本单纯的理论家教书籍,而是一本心灵之作。
通过十个章节,开启父母对孩子,对自己的新的认知!
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就会发现,人生从此开启了另一场与众不同的旅程。从前不被关注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一直以为是多么正确的、一直以自己的视角成长的生活经验,竟然在有了孩子以后,被彻底地颠覆着,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父母的人生,孩子未来的人生,而且我们发现,绝不能像从前一样浑厄地活着,那么多事情需要重新计划、改变、探寻,这简直像是一场蜕变,夹杂着疼痛与幸福。
但与此同时,我们无奈地发现,生活远远比我们认为地要复杂得多,我们内心有太多需要改变、梳理、学习的地方,就是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时常变得迷茫困惑,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向。
爱,似乎是所有父母所能给予孩子最基本也是最神圣的东西,是深植于血缘的一种纽带,去爱孩子,也被公认为每一位家长的本能。
但是本书几位作者却认为,我们爱孩子并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方式,往往并非源于无条件的爱的本能,“而是出于害怕”——这种“爱”与“怕”的混淆与纠结,常常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带来诸如剥夺孩子活泼的童年、忽视孩子内心需求、教育孩子是为了满足自己、批评乃至贬低孩子等问题,从而对孩子的童年、后续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做一个有爱的家长就跟骑车一样,一旦摔倒了,就要总结一下此前哪里做得不对”,书中以骑车为喻,提醒作为爱的施予者的家长,应学会及时进行反思,确保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爱、尊重孩子的需求,并不断提升自己参与孩子成长的意识,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在亲子关系中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
很庆幸,自己开始在家庭教育的路上行走,开始关注自己心灵的成长!开始放下害怕,单纯的爱!
坚信只有自己的成长,才能带动孩子的成长,身教大于言传的深刻之处应该就在这里!
每一个孩子的到来,都是为了更好的成就自己,就像纪伯伦的《先知》所言: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