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866: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流程

锋言风语866:“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流程

“双减”政策要求我们要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作业不仅要减量,更要提质。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和家庭作业时间中,课堂训练和课外作业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教师作业命题与设计能力薄弱呈正相关,作业减量提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在每次的年级会议,特别是初三的三轮复习指导建议上都要提到"教师要题海"的精准设计作业的问题。因此,提升教师编创试题是考察教师是否理解新时代教学要求,是否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作为曾多次参加山东省基础训练、伴你学、同步练习册、日照市中考说明等的我,对于如何命制高质量的试题有着一些理解。

一、明确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一定是基于本课时或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的。作业目标是指向教学目标的,而教学目标是以课程标准为起点的,因此研究课程标准和研究教学内容是设计作业的基础。如果对于课标和教材不熟悉,就可能出现难度不一,甚至“超纲”的题目。

二、选题、改题与创(编)题

精选是编制作业的前提,教师要建立自己的题库系统,有自己的试题资源,有优良试题的来源。原则不用市场上练习册及试卷,利用课余组织优秀教师精选、编制含金量高的试题。

教师要依据单元主题内容和课时教学重点和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点,依据课标,确立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再确定作业目标;最后依据单元作业目标进行作业设计。

学生喜欢的试题一定是有一定的新立意、新情境、新设问进问题,一定是解决真实问题,并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

因此我们老师的预设性作业题要依据学情,依据课堂课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动态生成一些作业题,让作业更具针对性。

对作业、试卷中我们要提倡原创,坚决反对“复制”“粘贴”式的选题。

三、做题

类似作文写下水文一样,凡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依据自己做题时间和速度,计算和预估学生做题时间,同时思考自己教学中目标、内容、评价是否一致性,即教-学-评的一致性。

四、品(析)题

对应目标,回归量表统计,再次调整。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双向是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细目通常根据布鲁姆的学习水平分类系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根据量表进行统计,进行适当调整,尽量做到难度恰当,题量分布合理,并根据作业时间统计,控制合理的作业时间。针对双向细目表做到品题、析题、说题,是集体备课中备试题的基本环节。

五、评价

完成作业要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力戒简单的分数式评价,可以设计学习状态、思考力、发展性、进步性、合作性等项目,实施多元评价,遵循发展性评价观,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评价要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合作评价、老师评价,单元试题还要引入家长评价等方式,发挥每次作业的育人效果。

学校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与单元课时作业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思考教育育人,在合作中团队老师收获专业成长,这也许是作业设计的意外收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