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规划未来
随着对上海革命形势的认识越来越深,张立邦内心也愈发焦急起来。
上海作为远东的大城市,三教九流、地痞流氓、便衣特务多的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尤其还要组织工运。
人身安全的风险愈发凸显,仅仅两个月,他就遇到了三次危机状况,万幸的是他的那份敏感,让他早早感知到危险,才得一顺利脱身。
可其他的同志就没有他这么幸运了,要么被打受伤,要么被巡捕抓进班房。
还有因为叛徒告密,上海浦东刚刚建立起的一个支部彻底被特务捣毁,十几位党员同志被抓捕。
中央局的秘密基地也随之暴露,万幸的是在事情发生后中央立即实施了转移,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老实说,你不身处在那个时代你是无法想象,当时的生存环境是多么恶劣。
即便你曾看过的那些,黑道?黑帮火拼的电影或者小说,里面的描述相对于社会现实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
因为就在前不久,张立邦外出租借办事,晚上归家的路途中,就遇到了一起现实版的黑帮火拼。
那可真是刀刃挥舞,血肉横飞,现场一片混乱,参与者一百多号人,很多人倒在血泊之中呻吟、呼救,可站着的人仍在群追不舍。
那种惨烈的场面,真是无法想象。尤其是对一个现代人来说,经历过那样的场景,对整个人意识的冲击力,那是相当的强劲,完全颠覆了对社会的认识。
当时,偷偷瞥了一眼的张立邦,悄无声息的向家里飞速跑去,生怕自己收到波及。
直到进了法租界,他才略微安心了一些。夜幕下的世界,真的是一个现代人无法去感知的。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这真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回到家,惊魂未定的张立邦,把路上遇到的黑涩会火拼告诉了王家祥。
王家祥听了他的叙述,非常淡定的说道,“你现在知道了吧,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对你一个人跑出去的原因。
这样的事情,在上海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北洋政府也根本没有能力去管控社会治安,反而很多时候还在依靠黑涩会的力量去维持社会秩序。你说这有多么的可悲,可这就是当下的社会现实。”
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统治,奴役着华国人民,很多人以为推翻了满清的封建统治,华国就可以像日本等其他国家一样实现复兴。
可事实上是什么样子?满清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可封建统治的根基依旧存在,北洋政府的统治完全是换汤不换药。
生存在底层的人民是最惨的,他们不单单受到外国侵略者的欺压,还要受到本国统治者的残酷剥削,还时不时受到黑涩会的骚扰。
整个民族都处于一种绝望的边缘,下层人民完全是一种麻木求生的状态。
他们仅仅为了生存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心力,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崛起,他们更是完全顾不上。
那些处于上层的肉食者们,为了争权夺利,为了个人私利,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漠不关心,对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崛起,更是没有关心,真是肉食者鄙。
面对国家的这种危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索出救国的道路,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国家得困境仍未得到解决,救国的道路仍未明确。
纵观世界发展格局,要想改变国家的现状,那么只能参照俄国的十月革命,这也许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只有革命,才能救国;也唯有革命,才能实现民族崛起。
张立邦当然清楚,的确只有革命才是华国的唯一出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革命是一个高危的行业。
况且目前还不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人民的意识并没有觉醒,这个时候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完全是自寻死路。
那么当下只能先保全自身了,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记忆,去帮助组织开展革命工作,帮助组织,壮大组织力量。
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先离开上海这个地方。张立邦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已经遇到了好几次险情了,幸好在他的机警之下,都平安度过了。
但好运不会每次都眷顾他,他必须要想办法离开这里,先去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目前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时机。
因此他也不值得继续留在上海冒险,等到后面机遇来临,他只需要紧紧的抓住机遇,就可以在未来大显身手。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立邦已经给自己做好了一个近期的规划。
当然,他把自己的规划也告诉了老大哥王家祥,想听听老大哥的建议。
王家祥对张立邦的想法非常支持,他也知道自己这位小老弟目前的状态,自苏醒以后,这位小老弟就变得太警觉了,整个人小心翼翼,甚至再朝迫害妄想症的方向发展。
之前几次晚上,王家祥半夜起床解手,每一次刚有点动静,睡在附近的张立邦的呼吸声立马就停了,整个人都醒过来。
对这种情况,王家祥也问过,张立邦像他说了心中的那股不安,王家祥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社会现状如此,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去改变。
面对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张立邦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烈。他已经决定要想方设法离开上海,而且还有些迫不及待,必须寻找一处反动势力薄弱的地方,不然再这样下去,他非常害怕自己暴露。
他内心深处越发的对上海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厌倦了,一天天下来,整个人是身心俱疲。
有好几次,他都找老大哥王家祥闲聊,发表了对时局异常担忧的看法,当然也像他的革命导师李仁杰吐槽过。
一个傍晚,张立邦向上海区委书记李仁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书记,我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时间还不长,参加革命的时间也很短。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我发现自己工作上也愈发吃力,想有机会的话去学习、去深造。”
“为民呀,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虽然你天赋很好,可你求学的时间太短,最近的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你的短板,也和区委的其他同志商量了下,的确有必要加强我们年轻同志的教育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联系,一有消息,我会及时告诉你的。最近一段时间,你出行还是要格外留心,现在的上海可是特务遍地呀,太不安生了。”
对于这位聪明、机敏、大局观极强、思想进步的“弟子”,李仁杰还是非常认可的,自己很多事情张立邦都帮忙做的很好,还跟着自己学习法语。
眼下这种时局,对与革命工作的开展来说,并不友好,很容易一不留神,就进了号子。
李仁杰也不想自己的这位“弟子”发生什么意外,也在想办法让张立邦能更加的安全一些。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好的机会终于来啦!当时,北洋政府正在搞全国正在搞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李仁杰托关系弄了几个名额,准备给张立邦一个,让他出去学习提高提高。
事情初步确定之后,李仁杰找来了张立邦,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为民呀,你之前说的想出国留学,现在机会来啦。
是北洋政府搞得留法勤工俭学,组织上已经获取了几个名额,准备组织几位同志出去学习,你就是其中之一,出去以后希望你能认真学习,学成后回来好好搞革命工作。”
张立邦听了这个消息连连向李仁杰和组织表示感谢,表态说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看着兴奋的张立邦,李仁杰不得不叮嘱几句,“你先回去准备下,也就最近几天启程。
我特地给上海华法教育会的工作人员沈中俊写信推荐了你,你去了那边就安心求学吧,期待你学成归来。”
李仁杰紧紧握住张立邦的手,“革命的未来在你们年轻人,华国的希望也在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努力!”
得到了这个好消息后,张立邦一直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下来,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但最起码已经看到了离开上海的曙光。
这对于饱受煎熬的张立邦来说,真可谓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凉。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张立邦,忙完手头的工作后,就早早往家赶去,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老大哥,让他也高兴高兴。
当得知张立邦离开上海的事情有了眉目之后,王家祥露出了笑容,连连祝贺他,说他苦苦念叨的事终于美梦成真了。
王家祥还主动帮他收拾东西,还叮嘱他在外要注意安全,用心学习等等。出发的日期还没确定,张立邦每天兴奋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