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读了那么多本的书,我却没有建起“黄金屋”,没有拥有“颜如玉”。然而,我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
(1)
我喜欢读书,源于从小饭桌上,总是看到老爸看书看得忘记咀嚼嘴里的东西。那一个爱书的人,因为特殊的年代环境和地主家庭的出身,没能如愿地进入更高学府去读书。但这并不影响老人一辈子爱书,一辈子爱读书。
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小便喜欢上读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养成了去厕所都随手带上一本书。
今年高考结束后,网络上流行一个测试,测试的结果是自己可以考取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无聊中,我也测着玩,可看到结果却傻眼了,换个学校,但还是我当年讨厌的法学专业。
我准备将结果发在朋友圈时,觉得再附一张照片更好。而我瞬间想起的照片,是家里书柜里我的大学专业课课本的照片。你没看错,我那爱书的父亲把我大学专业课的书籍好好地保存着。
(2)
喜欢看书,但是小时候家里人多,条件不太好,买书也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那个时候读到的书,大多是借来的。也偏偏,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借来的书总要还,所以自己总是能认认真真地从头读到尾。
很小的时候,能读到的书是小表哥的连环画,看了不少连环画,不过至今能记住的只有《雷雨》的一些情节了。后来,去同学家借她哥哥的故事会。那个时候,人小鬼大,还书的时候总是留有小心眼,总问人家可以让我留下一本吗?
物以稀为贵。那个时候,所能借到的书的数量和类型都有限,所以不管是啥书,拿到手之后都能把它读完。四年级的那个暑假,我一不小心把琼瑶的《窗外》看完了。而在读完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言情小说,只是因为当时只借到了这一本书。
长大了,看书的机会越来越多,学校、省市各大图书馆。再后来,经济独立之后,总会不定期的上网去看看有没什么新书或者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入手。而现在,家里书柜里堆满了书。这就是我与我的书的不解之缘。
(3)
前几天,朋友圈有人把自己闲置的图书免费赠送,我获得了两本心仪已久的书。受她的启发,这个周末我也开展了赠书活动。
在电子书、移动阅读如此方便,在大家都忙得没时间看书的年代,我没成想,我刚发出朋友圈几分钟,就收到好几个朋友的信息和留言,告诉我他们想要哪一本书。
更有朋友直接说,把你发出来的书全都打包寄给我。而我没有这么做,加起来大约四五十本书,涉及不同的类型,一个人很难全部喜欢全部类型。我要将书送给真正喜欢和阅读它的人。
根据留言和评论,我大致进行分类,然后将对方可能喜欢的书拍照发给他。我赠书的目的之一是腾出点空间装我新买的书,但绝对不是为了处理图书而处理。
(4)
前同事一个大哥给我留言晚了,他想要的书已经被别人先下手预定了。根据他的爱好,我悄悄地问,我有一套季羡林老先生的书籍,您要吗?大哥很开心地说,要,季老跟他是同乡,一直很喜欢他的书。
刚说完话,他直接给我发了一百元红包,似乎生怕我不收下快递费,那些书我就会送给别人一样。不,不会的,投其所好,结果正和他意,我怎么会再给其他人了。
大哥看到我拍的照,全套书共12本,都还没拆塑封膜,连着问了我三次:你确定了,这些书你不看了?我一次次地说,我确定。我听得出对方是真心喜欢这套书。
佛度有缘人,书赠同道人,大该就是这个意思。我暂时不需要,而对方又恰恰喜欢,我何不成全他人?
经过这次赠书,我才知道,原来大家还是爱看书的,大家还是喜欢书本的墨香味的,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
(5)
其实,与其说赠书活动是受朋友的影响,不如说我是收到她的图书之后,第一次感受到赠书的价值。
一些书,不是自己的“菜”,在自己这里可能十年八年不会看,哪怕它是经典的作品。而这些书可能是别人喜欢的类型,而且已经放入购物车很久,却因为价格昂贵而没舍得收入囊中。
朋友送给我两本书中的一本《影响力》在当当网定价30多块钱,我已经把它放在购物车一个月有余。这是一本好书,朋友说自己看过了,现在闲置,所以赠送,而我刚好需要。这难道不是赠书的价值吗?
刚买了三毛和张爱玲的书,再多花一块钱买书,都会让我心疼不已。暂时更是舍不得花30大洋去买这本书。而这次,我是捡个超大的便宜。
前段时间,我突然喜欢上三毛的写作风格。家里有一本书三毛作品合集,但总觉得它不能囊括三毛的全套11本书的内容。我抱着怀疑的态度看了一部分,果不其然,这是一本内容缩减了很多的盗版书。
而这样一本书,还是我同家书架上落了灰的书。曾经看过《哭泣的骆驼》,对它还有一点点的印象,同学说送给我,我愉快地接受了。
(6)
对于北漂一族,搬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对于一个有很多书的北漂人来说,搬家更是炼狱一般的可怕事件。
在我第二次搬家之后,我干过一件疯狂的事情,把我的一小箱子书借给了一个地铁上认识不到三天的女孩。当时,工作和感情都不顺利,我有逃离北京的想法,也才会干出把书送给别人却连书单都不写的事儿。
原本,我是有借无回的心态。结果,确实对方连本带利地把书还给我,利息是对方的基本“好书”。其中一本是林少波的《毕业五年决定你的一生》,这本书给了正在迷茫中的我指引了一条路。
前段时间,父亲说一个远方亲戚家居然有《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他严重怀疑是几年前亲戚帮我把整箱子书拉回家时,进行了一次“截留”,把一些好书留下了。有这样子的怀疑,是因为父亲了解亲戚家,他们家的人都不爱读书。
我安慰父亲说,几百里地帮咱拿回来不错了,大部分不都还在吗。其实,如果父亲知道,我是打车花了几十块钱把书送到亲戚家的,他估计更会心疼那几本书。
(7)
有没有奇怪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书呢?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
我的专业相关的书籍不说了,是我自己吃饭需要的知识,这些书都是花钱买了,一点点攒下来。无论是人力资源的,还是转行后的法律的,都是如此。
还有一部分图书,是大学同学单位的书,她是部门主管,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公司的样书。当她家书柜盛不下的时候,就会给我分一杯羹。这个福利,因为她的离职而没有了。
刚到北京的前两年,是跟一伙小姐妹合租。出租屋里,每一次有人离开北京,都会把带不走的书籍送给我。像饶雪漫的《左耳》是一个残疾的姑娘的珍藏书。她是突然决定回老家,然后两个小时后就去了车站。临走前,这本书送给留作纪念。
从十年前,我开始喜欢在毕业季,去高校的跳蚤市场去淘书,而且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就在上周六,我还去了一趟,可惜只买到两本。此跳蚤市场,已经不是之前学生们的跳蚤市场了,书自然少了许多。
之后图书来源又多了一个,那就是看到朋友圈的赠书活动,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书。
我会把自己闲置的书赠送给别人,也会接受别人的书。这就是我与我的书的断离舍和收草的故事。
而这一次,更有一个朋友要的书,是帮她老家山区建立的公益图书馆要的。我送的书不多,但也算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