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有生,便有死,生死相依,祸福相伴。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抗拒死亡,对于死亡,往往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之上,身上插着一根根用于维持生命的软管。似乎,人如果要死,便只能是在医院之中苟延残喘了数日之后才可归于永眠。而在家中安详辞世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道出了一个真谛:比起安详的辞世,人们更愿意在火坑里感受生命的“燃烧”。
死亡,并不是一种败北。人的一生,无论过程是多么的精彩绝伦,终归,还是要谢幕的。死亡,并不是医者的失败,亦不是当事人的失败。我们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上,亦会赤条条的离开这个世界。书中说到,人洁净的来到这世上,也应当洁净的离开这个世界。所谓的洁净,不仅仅是指不染尘埃,更是身上没有化学物质强行烙下的创痕。人生一世,来去皆有定数,与其战战兢兢,饱受苦痛的过活,不如淡漠的走向那无法逃避的终点。
死在家中,或许,是一个难以达成的心愿吧,邻居,子女,都会争着将寿数将尽之人,送入医院。一切终结前,万物将归于虚无之前,映入眼帘的,不是家中熟悉的屋顶,身上盖着的,不是熟悉的被衾,呼吸的不是熟悉的空气,而是陌生而又惨白的水泥天花板,质感莫名的被袄,充满了刺鼻药味的空气。兴许,身上还插着一根根用来延续生命的软管。仅仅只是为了延续那短暂的生命时光,煎熬的时光。
“有尊严的死”,在当今世上,已是凤毛麟角。对死亡的恐惧,让许多行将就木之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之中,宛若一个木偶一般,受着化学药品的摆弄,徘徊于生死之间,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归于永眠的终章。想起了庄子的话,人死了以后,便自然的回归了天地,一切的一切,终究是要还给这片天地的。我们人,不过是在租用着这天地之间的一切,时候到了,便自然要归还。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命,亦是如此。与其孤寂的在陌生的环境之中无助的辞世,不如在自己的家中,安详的离开这个世界。
有生,便有死。我生我死,我死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