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家咖啡厅的露台理着思绪,我明白自己内心有着某些想要呼之欲出的情感,但奈何还缺少了个触发点,于是打开手机视频,看了期《奇葩说》。是的,我需要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刺激和触发我的情感开关。所以特意挑了期与我当下所写文章方向大致相当的辩题“在外地受挫该告诉父母吗?”
暂且不将辩题全部套用,不过我今天所述也有关于,“在生活中受挫,我们该告诉父母吗?”
成长过程的有些时候是件很耐人寻味的事,小时候,不管是摔倒或者不小心磕着碰着,我们总会第一时间想要扑进父母的怀里大声哭诉,然后大概是一颗糖便可重新让我们喜笑眉开。长大后,哪怕是重重“跌倒”,也会犹豫再三该不该让父母知道。儿时去买东西,找父母报销往往都想把价格抬高,然后自己悄咪咪地多赚几块零花钱。长大后,父母问起我们买东西花了多少时,却总想把零头或者位数抹掉。
儿时的我们,就像停泊在湖中的渔船,不能像航海巨轮那般可以在海中肆意驰骋,历经大风大浪;而是只在合适的天气里出行,在暴风骤雨来临之际回到父母这座避风港里躲避风浪。
昨晚回家,爸妈以为我去兼职了,担心我太累的他们提了句让我早点休息,别兼职了。我明白他们的用意,只是当下的我也清楚自己做事的目的与意义,加上之前我其实一直有在计划着或许自己可以在外边租个房子,尝试独居。所以听见父母给我的建议后,我直接向他们提出了想自己出去租房子的想法。大概是提出的时机刚好卡在大家的争议点上,我知道他们应该是认为我在赌气,其实不然。我想自己搬出去有两点原因,一来是我认为这或许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亦或许我能够在独居之中体悟到更多原本在家庭生活环境当中所不能感受到的东西;二来,我一直都很希望能够养一只猫咪,因为喜欢。但是我妈属于比较爱干净的人,所以她不能接受家里养宠物这件事。哦,对了,在提议当下我在内心加了一点原因,那便是我现在暂时还不想放弃去做兼职这件事,或者说,即便没有兼职,我也想投注于其他事上,如果我自己住的话,父母看不见我早出晚归的生活模式,这样一来,或许他们就可不必这么去替我担心。可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
当我提出我想要独自在外面居住时,我爸当下就给我预设了很多不好的前提和可能性,甚至提到了我以后养的猫咪可能会因为长期独自在房子里缺少陪伴,从而产生抑郁情绪然后将家具抓花,导致房东来找我秋后算账这种设想。说实话,当我爸提出这种假设时我不禁莞尔,因为觉得他着实可爱,后来他仍孜孜不倦地给我举了很多例子打了很多比方,大意都为独居没我想得那么好,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云云,但是老爸,我想自己住也是为了去遇见问题挑战然后解决它们进而从中成长的呀。可能我爸对此毫不知情,不过后来我仔细品了品他的用意,他所给我提出的所有不好的设想,我想我能够明白了。或许在我爸妈心里是想让我对独居这件事知难而退,不为什么,因为他们想要在自己力所能及还能够照顾到我生活的时候,尽可能多地进行关照,其实他们是在用着他们不太外显的爱来爱我照顾我。
独居这件事,看似是给我和父母彼此之间一种空间和自由,其实不然,我也是到后来才逐渐体会到,自由的定义是发自内心的,很多时候往往和所处环境无关,就好比孤独亦是如此;如果我搬了出去,我爸妈心里时刻记挂我,见不到我的时候常常在心里担心我的一些生活琐碎,那么对他们来说反而是种比现在更让内心束缚的状态,那么于他俩哪还有什么自由可言呢?
所以我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不想剥夺他们用以关心我的方式。
再者谈谈兼职这件事,俗点说,就是为钱,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增加我的收入。但其实我的想法是将这些钱作为我的一个理想的经费,去做自己所喜欢所想要做的事。我后来也有和父母老实地坦诚我的想法,做兼职,只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从而能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已经长大成年,我怎么还好意思伸手向家里要钱,为的还只是支持自己的一些愿想呢?相反,我每月都会上交给家里一部分工资,因为对我来说,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回馈。正因如此,我想去赚更多的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我才能够有更好的条件去盘算生活以外富余的事情。每个父母都没有义务帮你承担这些,毕竟在每个人长大前的岁月静好,都已经是父母在替着我们负重前行了。
成年人的世界,我们要学会为自己买单,不管是出于理想也好,处理一些荆棘琐碎的事情也罢,哪怕是父母,也没有人有义务替你坦然成长。
现在人似乎都在推行着“断、舍、离”,其实父母的世界也是如此,而且很可能是被迫执行的“断、舍、离”。毕竟组成了家庭之后,大多数父母会倾向于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家庭上,或者说,牵制于家庭因素,在社会上所接触的圈子越来越小,因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繁琐的。正因如此,当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和外界的联结更少,圈子更小,所以他们在我们身上存在着一些期许,也希望能够通过作为孩子的我们,以我们的视角去感触外面的世界。我们这代人,使用手机社交媒体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相反如果有人对此一窍不通反而容易被我们归视为异类。但联系到爷爷奶奶辈份的人呢?倘若他们可以自如地运用手机社交媒体,或许你会想要大声赞叹一声牛逼,而且很可能会将之视为一件了不起的事。别忘了,我们的父母也正在迈向那个阶段,那个能够跟上一丁点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就会被我们佩服赞叹的阶段。他们在老去,在逐渐放慢脚步,所以为何我会认为,我们的父母们更是从我们的视角里去观望这个世界。
因为长大后,我们都变成了父母的摆渡人。
回归原来,在生活受挫时我们该告诉父母吗?其实很多时候,不论我们过得好与坏,父母心里仍会操心依旧,或许有些事情在你看来并不值一提;但妈妈们总可能会去自动脑补,因为牵挂。所以我认为遇到挫折该向父母说,但我们要尽可能地学会去表达,而不是在表达之后加重他们的不安。这其实更是一种相互暴露的过程,在亲密关系之中的相互暴露,不止是对父母,还有爱人,这样我们才更能够去找到认同和安慰,去强化彼此之间的缔结联系;所以换位思考一下,你会不会希望父母能够将自己遭遇到的困顿告诉于你,或许仅仅是感冒这种小事。因为我们也爱他们,我们也想去关怀他们,就跟他们想要来关怀照顾我们一样。
长大过程中,我们在努力地成长为一位无所不能的大人,为的是不希望父母替我们操心,为的是能够有所准备,从而不让生活在某一时刻忽然陷入囫囵,但或许他们一直都在心疼着我们的坚强,也想在某些时刻能够护住我们的柔软。
或许有时候,父母更怀念那个可以肆无忌惮在他们怀里哭泣撒娇的你,因为他们真的不忍心看见在遇到一些不好的境遇时,只想在他们面前故作坚强的你。
儿时,我们是渔船,父母是避风港;长大后,我们却成为了父母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