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一起谈论起现在的学生,感觉现在对学生的教育真得感觉很苍白无力,感觉和他们之间不再是有代沟,而是有了鸿沟,这种比喻仔细揣摩,何其形象!
不光是学生,连自己的孩子依然如此。因为儿子在学钢琴,由于练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所以现在儿子有点抵触,我为了给儿子以激励,说:“儿子,爸爸小时候特别想学点特长。可是爸爸小时候家里没有条件,没办法拿出额外的钱去学别的。”听了这些,儿子毫不犹豫的说“那多好,总可以玩儿了”。我一是语塞,竟然不知再如何去答对。
而现在在工作中依然如此,面对这些00后,我们该如何去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给他们谈知识改变命运,他们嗤之以鼻,谈理想抱负,他们不屑一顾,谈吃苦他们认为笑谈。
记得我给学生讲到我上小学初中时,还得需要自己到教室生炉子取暖,讲到初高中时连正经宿舍都没有,全班男生都住在一个废弃的大教室里打地铺,讲到我大学时每年暑假开学都要带走家里一年的收成时的心酸,他们不但不感觉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多么优越而应该去珍惜,反而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而可以肆意享受现在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我们之间的鸿沟吗?
古语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逆境出人才。”任何时代,吃苦精神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现在物质生活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也不能吃到真正的“苦”了,但每天能够按照要求早来晚走,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也是一种苦的磨砺,可恰恰现在很多孩子连这些苦都吃不了,可以想象将来还能做得了什么大事?
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要承认孩子和我们有鸿沟,但我们更应懂得古语所具有的亘古不变的鞭策作用,让我们去多制造些“苦”,让他们也尝一尝“苦”,这样才能明白“甜”是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