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小㼆。“㼆”指光洁的石头,我就是一颗顽固又顽强的石头。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运用易效能的时间管理系统,以“转述”的形式在简书进行叶武滨老师在喜马拉雅的“时间管理100讲”的分享。今日是第34天,坐标北京海淀。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了2020年的下半年,昨天花了两个番茄钟时间进行了上半年检视和下半年的规划。刚刚阅读了小伙伴的半年检视,对自己有启发,打算把自己的稍作整理后也发到简书。昨天拿到了学院68名参加核酸检测人员的阴性报告。虽然在检测前就已经预估到大家都没问题,虽然在两天前已经收到全员阴性的消息。但一沓纸质报告拿到手里的那一刻,仍然感觉到内心有小小的喜悦。这种感受也给了我一点启发。制定目标时,自己不那么介意的美好小目标的达成也会给我们身心提供愉悦感的。
今天转述分享重要的理念——今日待办清单是一个谎言!
“今日待办清单”是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的词语。没有专门学习过时间管理的朋友一定都有制订过该清单。什么是“今日待办”呢?就是一天内要完成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所有想到的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列下来,然后就开始做。通常是把比较容易做的事情先完成,通常做到后边,就不愿意或者没时间、没精力做了,那些可能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会被拖延、推迟甚至取消。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遗留在“今日待办清单”上了。于是,形成了一种印象——今日事没有今日毕。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拖延者心态:我今天列下的计划没有完成。从而对自己的行动留下不好的感受。第二天可能又会忘记把前一天的任务拿出来完成。可能很多人没有很好的记录工具,列下来的事务清单总也不能完成。
从上面描述的过程来看,“今日待办清单”的方法不够严谨也不够灵活,也会给执行者造成拖延的感觉。当事情没能完成的时候,意味着我们撕毁了自己定下的协议。计划做什么,但最终没有达成,这是非常重大的问题。
叶老师给出的的解决方案是:从今天开始,废除“今日待办清单”,改用易效能推荐大家的——日程+情境清单的模式。
日程是今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它跟“今日待办”有什么区别呢?日程表上或者日历上只写少量的事务,即确定了今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制定了时间必须完成的事情,比如:9点至10点必须要召开的会议;12点约定与朋友在某地见面......这类事情,我们称之为程事件。
除此之外的事情,我们要放到清单中,但不以“一天”为单位,而是近期要做的事。我们把原来定位在“今日待办”概念的事情调整到未来大概一周至两周左右的范畴来设立更加合理。未来一两周的事件作为待办,而不使用“今日待办”这个词语。初期建议使用“一周”。如果这类事务非常多,可以按照情境分类。如:在家做的事、打电话做的事、电脑上做的事、外出做的事、在办公室做的事等等,甚至把委托他人要做的事做出分类,这就叫情境。
日程是一天的,而情境清单是相对长期的。日程是严谨的,而清单是灵活的。日程上的内容要少而精,清单上的内容多而有弹性。日程上的事定下来,就一定要做,如果意外发生决定不做了,就要及时删掉;而清单上的事务,可以选择做,也可选择不做。根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选择要做的事情,优先选择做重要的事情。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突发的状况发生。当意外发生,导致我们没有做清单上的事务时,由于病没有安排具体哪天要完成该事务,就不会造成有拖延的感受。我们的心情不会受到影响,也自然不需要过度频繁地修改自己的计划。
原来的我就是个爱写“今日待办清单”的家伙。尤其在从事辅导员职业的那些年,每天面对学生有太多太多的事务要完成,想到了我就记下来,每天都会有几十行的“待办”。看着那几十行,首先自己会有深深的焦虑,为什么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在一件件完成的时候,会小有成就感。但如果没能完成,就会产生自责。过去一段时间后,再翻看自己的“待办清单”,还会产生一种“我这干的都是什么事儿啊?怎么每天就像一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呢?!”总之是会产生对自己的不认可甚至对所做事务意义的质疑。这样的做法有工作性质的缘故,更大的原因是自己并没有搞清楚“日程“与“清单”之间的区别。而将二者混为一谈的时候,就会赶着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尤其会因为忙乱,而在“日程”事件上赶场,比如开会迟到等。那种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会场的感受可是如同被针扎一般酸爽。
现在的我,明白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后,每天看看自己的日程表,明确当天的几个时间节点。在每两个时间节点之间做些弹性清单事件。尤其是使用了“情景”+“清单”的模式管理自己的“待办”事务之后,我把自己曾经认为自己重视而实质上总是推迟的事务能够认真完成。比如给家人过生日或过纪念日。过去我是把家人生日记在心里,一方面总是惦记着“XXX快过生日了”占据了大脑资源。而真正到那一天的时候,有时想得起来,有时彻底忘掉了,更别提有什么规划和仪式感了。而现在,我会在每日浏览日历的时候大概看看当日、本周、本月的日程,加强重要事件的印象。弹性清单中列入具体执行计划。以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为例。我早早地在日历对应日期中填入“结婚纪念日”作为全天日程。在清单中填入“选购纪念日礼物 #外出”。当我外出时,我会留意有什么礼物适合送给先生。这并没有花掉我的太多精力,只是在其它外出时顺带手留意。这样,还真的有合适的物品进入我的视野。以五六月份来说,母亲节送妈妈一条珍珠项链,妈妈戴上合不拢嘴;父亲节,我给爸爸提前三周订购了七十年前他出生那一天的老报纸和年代相册。父亲节当日,我呈给爸爸,他认真看完后郑重地收到自己的箱子中珍藏;结婚纪念日,我送先生“平安无事玉牌”,先生也是十分珍视,感受到了我对他的感情。因为不会使用日程、清单系统,回想起来这么多年来的纪念日、节日、生日,选购的礼物都有些俗气或者匆忙,意义不大。而五六月份这两个月我选购给家人的礼物、庆祝形式都是前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这,大概就是学习带给我们的意外变化与惊喜吧。
扔掉“今日待办清单”,换成清爽的日历和弹性的清单吧。你的生活将从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