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呀,去看看大海。人生的前20岁,生活在连绵起伏的大山里。记得中学时学一篇文章叫《在山的那边》
妈妈说:“山的那边是海呀。”
于是从小就对海充满的憧憬和渴望,在20岁的年纪,终于一路向南,坐上绿皮火车,穿过了一山又一山,进行了一场和海的约会。
有人说:“旅行的意义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第一次坐船在海上航行,通过小小的船舱,看见太阳从海面上慢慢的落下去,然后渐渐看见远处的灯塔了,也就到了我们心心念念的岛屿。
到涠洲岛的时候天已经几乎全黑,一下船,咸咸的海风里带着些许海鲜的腥味,黑黢黢的海面看起来和大河没有什么区别。岛上没有小车,到处拉客的都是当体居民的三轮车。天色太晚,公交车已经收班,我们也就搭了一个叔叔的三轮车开始了海岛之旅。
叔叔告诉我们,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几十年都靠开三轮车为生,从出生到现在很少下岛。他问我们是哪里人,让我们给他讲讲家乡的故事。叔叔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地方口音,是一种来自自然的淳朴。我觉得这样才是旅行吧,和当地的人聊聊天,才能真正的感受那个地方的生活。
在这不过25公里的小岛上,散落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村庄。我们住的地方叫石盘河村,是一个安静的可以看日出的小村落。客栈的主人是一个非常热情的姐姐,在我们还没到的时候,就帮我i们订好船票,看着我们四个人又免费帮我们升级到一层楼的房间。她还有两只超级可爱的小狗奥利奥和皮皮,你给奥利奥说去海边,他就会带你去看日出。我们去的第二天客栈姐姐邀请我们一起吃蛋糕,姐姐说是奥利奥和皮皮的生日,又说是自己嘴馋想找个理由吃蛋糕了。我们在那里住了两天,吃饭就是客栈大叔在自家厨房做的。每天睡醒起床,坐在院落里悠闲的吃着早餐,感觉仿佛在自家院子里生活。
小时候在我的心里,岛是那种四周都能看见海的地方所以每家每户应该出门就能看见海的那种。
“ 傻瓜,如果岛这么小的话那不是一涨水就被淹没了。”对呀,我怎么这么傻呢?
第二天,我们跟着姐姐的介绍准备到岛上逛一逛。如果不是知道周边是海的话,这里的村庄看起来也就是普通的农村。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路上是各色的野花,空中偶尔会有小虫来亲吻你的脸。我们就这样哼着歌,吹着风,晒着太阳,穿梭在羊肠小道上,从来不知道走到哪里,只看前面还有没有路,迷迷糊糊走到地图上想要去的地方。
记忆中是香砰砰的海鲜炒饭,是喝了两口就被苍蝇包围的那个大椰子,是已经变味的椰奶冻,是小时候在画里见到的杨桃,是一点都不便宜的海鲜大餐。还有那在海上冲浪的摩托艇,和拍着拍着就落下去了的太阳和那个作为我们回家路标的上炕村,是我身边那个一直陪伴我的人。
旅行一定要去的是酒吧,那里有酒有故事有爱情
就在我们的小村落里,有个土瓦房子的清吧。几张桌子,一个秋千,一把吉他,两个年轻人,这是27号酒吧。酒吧的老板是一对情侣,他们辞了工作到这小岛上来开一个酒吧,听来往的人讲自己的故事。我们去的时候是淡季,晚上整个酒吧就只有我们和老板五个人。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讲身边的故事。老板弹得一手好吉他,他让我们选歌,然后他谈我们唱。也是体验了一次做主唱的感觉,虽然唱的不行,但我依然很陶醉,或者说,被那个夜晚陶醉。老板说;“当初想看海,所以就到这里来开了这家小酒馆,虽然也赚不了什么钱,但生活过得自在一些。”“我们都要有一年都没下过到了,下岛费好贵的呢。”小姐姐补充到。我问他:“有想过以后买房生孩子么?”他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船到桥头自然直嘛。”很欣赏他们对生活的肆意洒脱,人年轻,就是应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吗?聊到晚上十点多了,想着明天还要起床看日出,便就准备回家了。
结果第二天起床已是上午,错过了日出而且遇上了一场暴雨。然后在客栈里等雨停,,然后迎着清新的海风结束了这场海边的旅行。
我会永远怀念这里,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