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的引发是在前几年年中公司述职中我的一个下属提出的一个问题,他说由于平时工作很紧张,经常加班,他和大家都没有学习和思考的时间,造成能力提升缓慢。当时我对这个问题分享的看法是:问题就是学习,解决问题就是悟。
相信类似的苦恼不少职场中人都遇到过:不学习就无法跟上工作发展的需要,学习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因为除非你想放弃机会或松懈,否则工作的繁忙和压力只会有增无减。即使能挤出一些时间学习,由于缺乏时间思考消化,学后真正能掌握和熟练应用的并不多。而且学习的速度更是永远也赶不上新问题出现的速度。更严重的是,由于绝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是工作专业方面的,缺乏时间接触了解滋润心灵和充实精神的文化与艺术。于是,我们知道得越来越多但真正理解的却越来越少,我们得到的物质越来越多但精神却越来越贫乏,越来越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向后望去离历史和文化的根基越来越远,向前望去前景越来越飘渺和无法把控。这令我们感到孤独、彷徨、迷茫和不安。
何以解困困局?对这个问题的逐步解开是在我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悟”之后。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体会到的人学习的三个层次:学、思、悟。
第一个层次是学,是从不知道到知道。其最主要的方法是观察与了解。不论是观察书本抑或他人,了解事物原委后,便坦言“我学会了,我知道了”。但这种“知道”只是了解了事物的“原始信息”,是比较表面和片面。我们还不能仅凭这些东西去较好地解决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思,是从知道到明白。通过对所学到“原始信息”的分析思考,对事物的来龙去脉有了较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较好地解决一些问题。但仅凭一般思考的学习存在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一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残缺不全”和没有“灵魂”的。什么意思呢?《庄子-天道》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轮扁是当时齐国一个做车轮的工匠,一天齐桓公正在读书,轮扁问他:“公所读何物?”桓公回答说:“圣人之言也。”轮扁对他说:“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为什么这样说呢,轮扁解释说:我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不入木。只有不慢不快,拿捏好力度和角度,心手才能相应顺畅。对此虽然有技巧存于其间,但我口中却无法言表,别人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技巧。也就是说,作者心中真正的精华绝技是无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为我们人所能达到的能力境界远远超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再加上缺乏时间对所学深入领会,这也就造成了第二个问题:我们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支离破碎、无法融会贯通的,每种知识方法的适用范围狭小,当遇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场景时就不灵了,不得不再学。我们大部分人一般在“思”这个阶段就很难再突破了,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在工作和学习之间疲于奔命的情况。
第三个层次是悟,编写于东汉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我的体会就是通过身心的修炼和纯静的思悟与古人和历史产生思想“共鸣”,直达事物本源,领悟到那无法言表的真意。各种所学融会贯通,通行无障。人的思想不断“觉醒”、境界不断升华。处于这个状态的学习,无需悬梁刺骨,挑灯夜读,因为你时时刻刻都在自然、生活、工作这本“书”中去学、去思、去悟。做事是在做人,做人也是在做事,由小见大,由粗见精。悟看似飘渺、神秘虚幻,实则实真实不虚,奥趣无穷。山涧清风,空中明月,皆是学问;公司会议,桌上美食,俱是文章。一滴露水观大千世界,一顿饭局体百态人生。
但要走由悟而学这条路有一个很大的难关,就是心静。古人云:宁静致远。心静方能悟道。吾在闹中求静已十年有余,虽仅得皮毛,却已受益匪浅。但处于现在这个物欲横流、只争朝夕的社会,别说心静,恐怕连身静都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放下”并不一定代表失去,而且不“放下”又如何获得呢?能不累吗?
道理虽很简单,但知易行难。贵在坚信,贵在持恒。言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