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老师,今年54岁,明年7月就要退休,很庆幸,今年的12月份通过了副高级教师职称评审。
这真的是可喜可贺。为了这一刻,她等待了15年。2009年,那次评审,没有通过,她大病一场。之后,学校高级的指标越来越少,需要教学成绩、业绩积分在学校过线才能参与评审。僧多粥稀,这种情况也是没办法。终于在临近退休,有机会参加评审,并顺利通过,没有成为遗憾。
各行各业的很多人,终其一生,职称或者职务也没能再前进一步,有的是没能成为科级干部、处级干部,有的依然是中级职称。难道他们不够优秀么?绝不是。
学会拐弯。那天看《人与自然》,一头野狼在追逐一只野兔,就在相差一步之遥时,野兔突然一个跳转,转变方向,从狼嘴下逃生。我不禁为那只兔子的智慧拍手叫绝。
我其实喜欢教数学。但管职称评审的老师说,我的毕业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据“大文大理”,我只能选文科。没办法,我选择语文。参加了一次语文优质课评比,连个三等奖都内有获得。因为普通话太“普通”了。想改为“地理”专业,有人说地理也是理科,最后选择“历史”专业。
有一位老师,任教小学数学多年,想去县里讲一节优质课,可是一直在本校都出线不了,优秀的年轻教师太多。我在想,既然这个专业自己走不通,还不如换一个专业,比如科学、劳技、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等。很多人不愿意换专业,怕费事,奈何竞争太大,有必要去做取舍,果断舍弃。毕竟学习新的学科需要自己投入更多的精力重新学习。
学会止损。一只老鹰捕捉到一条大鱼,足足有十几斤重,老鹰几次想带着这条鱼飞起来,可是鱼太大太重,老鹰在海面扑腾了十多分钟,最后只得放弃了这条大餐,独自飞上天空。因为再折腾一会,老鹰的翅膀全部打湿,它可能就会淹死在海里。
有位老师说,我一参加赛课,就忍不住开始紧张,赛课前开始失眠,讲课前频繁去厕所,上台后双腿发抖,大脑一片空白,以致于备好的词都忘记了。正常吗?很正常,人人都紧张,只不过这位仁兄太紧张。
要么就是利用各种机会多登台讲话,校内的公开课,外出学习时发言提问,都是历练我们的最好的时机,让自己去适应。要么,果断放弃。相比职称来说,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职称,为了所谓的颜面,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耗费在评审上,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您说呢?
也许,您还是中年教师,职称尚未解决(达到副高),我希望您多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您再有三两年就要退休,多职称已经看淡,也请您多帮扶青年教师,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做好传承。
职称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保持愉快的心情,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你职称过了,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但确实作为过来人,劝大家想开一些。想到驻马店确山那位女教师害怕职称答辩不通过,从26楼纵身一跃,我就感觉心情沉重。
今天的文章可能有些偏颇,却是肺腑之言。也希望这万恶的职评制度早日改进,让广大教师能安心从教,愉快享受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