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字,在情感上,我是有些偏爱的,一撇一捺是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上两横意指天比人大,天外有天。汉字形中有意,意寓于形,无穷妙哉。手头若有一支笔,便情不自禁,蠢蠢欲动起来,烟盒、纸巾、废纸,只要可书之地,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正或斜的留下过我的笔迹!偶然看到形态精致飘逸的汉字,恨不能揽入怀中,上下其手,细细玩味!
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年幼时夹杂着年味儿的汉字的故事。
记忆中的故乡,春节最不差的便是浓浓的年味儿了!那时候,家家户户的春联还不是如今集市上随意购置的光鲜亮丽有余,粗制滥造过剩的印刷体!有一位老先生,每年临近春节的日子,是他一年中除去农活最忙的时光!
春联,是一幅奇妙的书写着汉字的红色的纸张的组合,切割成长的、方的、大的、小的,上书大小不一的需对仗,可吟诵的墨字的排列组合。一幅长的七字对联居于门之左右两侧,两大方上书各一单字或四字的方联处于两扇或者一扇门之中央,两小方只上书各一单字且可成词的小方联置于门的左右上角,两小方联中间是一稳妥安然的横联!如此这般,才算圆满!
始于笔墨纸砚的购置,春联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各个物件,挑选也别有讲究。老先生有自己心爱的,陪伴多年的笔杆子,轻易不肯出手,但用时则必随身携带;纸张颜色以鲜红为宜,传统的喜庆、热闹跃然于上,搭配墨色,又不失庄重,醒目;纸张吸水,且稍显粗糙质地最为妙用,挥毫泼墨间,既不拖泥带水,况晾晒时间大为缩短;墨以浓稠为主,如有需要,兑水稀释即可;农家人对砚随意不挑剔,常取一小碗充数!
材料齐备,接下来所做之事则要细细思量几家几户几门,需要多少对子,而后量体裁衣,切割纸张…纸张的切割老人们有土方法:将纸依所要书写的字的多少对折,找一丝结实柔韧的细线,将线置于纸张空隙之中且延伸出两端,一人紧紧抓住一端,另一人沿折痕小心撕扯细线,反而复之,细心为之,则万物俱备!
找一户人家,要宽敞明亮,且杂人稀少;摆一副桌椅,要四平八稳,且桌面平整!而后笔墨纸砚置于其所应在之处,待老人家前来!只见他架一副花镜,端坐于桌前,眉头紧锁,屏气凝神,出口成章,手到擒来!春联或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或书: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联红红迎新春,大抵七字为佳,此为春联之其一!又或书:美满幸福,紫气东来,四字最好不过,偶有两字,左右方纸各一,上书:祥和,平安,此为前言所述大方!再或书:佳节,丰收,亦左右方纸各一,前所述之小方!最后是横联,万事如意,春节快乐,诸如此类!晾晒后收好,待到天气晴朗,张贴起来可矣…
春联的张贴需得好天气,好帮手!所需要的物品如浆糊,刷子,笤帚,且皆可自制。白面加水适量置于锅中,在火上熬至粘稠状;刷子取长短适中,已然枯黄的杂草,而后用绳子扎起。贴春联需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两人尚可,三人最佳,若只有一人可用,便要乱至手舞足蹈,上蹿下跳了。且拿三人来说,一人手持盛浆糊的器皿,一人负责传递春联,另一人则忙于刷浆糊,贴春联!首先要将往年残留下的春联清扫干净,而后用自制的刷子在门上均匀涂抹浆糊,一人将春联递上,缓缓从上至下有序用手抚平(或可用笤帚小心轻扫),期间另两人负责查看指点春联是否高低适宜,提示是否正斜不一,如此重复数次,春联的张贴才算完成。
张贴好春联之后的小村,年味儿浓烈的好似一坛陈酿,嗅上一口,便为之沉醉!出门会瞅到:出门见喜,屋子里抬头即见:抬头见喜,农用车上贴着:日行千里,就连水井旁也写着:源源不断!人们用最朴实的话,最直白的语言寄托着自己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待…
岁月的无情侵蚀着老人家不堪一击的身体,眼睛越来越花,手持毛笔也只剩哆嗦有余,稳当不足,再也写不动了…很少有人再去把玩毛笔了,年轻人们纷纷背井离乡,涌入城市,都说那里的楼层高,时光好,马路宽,生活便捷!老人们腿脚不便,安土重迁,死守在那片生气不足的土地上。逢年过节,孝顺的子女们还想着回来瞅瞅,陪父母吃上几顿饭;很多人只一个电话,还有托人捎回来的几百块钱,推脱着说公司太忙,火车票难买的厉害,等着闲下来的时候再说!回来的人呢,再也没有了原来的热闹,购置年货也成了例行公事,更别说贴春联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了!没人在意春联是否要认真书写,要程序完备,要自己动手才最妥帖!最初的几年,我还有模有样的按部就班,龙飞凤舞,不亦乐乎,再后来,只剩下推脱着自我辩解说:麻烦且浪费时间!现在每年的春节,再也看不到自制的红黑的喜庆庄重的色彩搭配,整齐划一的印刷体,颜色各异,款式新颖的让人眩晕!老人们固守的传统,诸如贴春联,祭祖,吃麻糖等,在年老体衰的力不从心里逐渐幻化成一个个形同虚设的概念。年轻人们追求时尚,无意于此,即使在老人们的唠叨下,所做的一切也是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没人在意家里要供奉的是灶王爷,外面供奉着天地爷,土地爷,没人在意上香要上三柱,磕头要磕三下,起身不能拍身上的灰尘,还要作揖三下,没人在意祭祖的时候供奉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没人在意除夕的凌晨院子里要生旺火,而且在旺火上暖和一下肚子可以治疗疾病。年轻人都说:吃药都不管用,迷信!他们以为传统的就是迷信,在科学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就该蜷缩在角落里,最好再不示人!他们不知道,传统更多的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坐标,是一种不忘本,代代传承的精神!
每年的春节,虽少了贴春联的喜庆热闹,但父亲还是坚持要继续着祭祖的传统,把所知的老祖宗的名字写下并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这个是谁,那个又是谁,然后供奉起来。春节期间,焚香、烧元宝,蜡烛彻夜长明,一日三餐期间,家里吃什么,就要供奉什么,还要磕头以示敬意,怀念。
以前总不明白父亲所做为何意,现在想来,人在百年之后,肉体化作尘埃之时,我们能留给子孙后代的还剩下些什么!历史总是残忍到让人不寒而栗,让人心生敬畏,轰隆隆滚动着向前,留下的印痕再深也经不起岁月的冲刷洗礼!而只有这些代代传承的东西,才能让我们依稀从自己的身上看到祖先们奋斗的影子,感受着他们的生活,让我们与他们之间有了一线联接,而正是这种联接的继承和传承的使命,才是我们存在下去,生生不息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