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不自主的突然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其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一般认为中枢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感是抽动症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抽动症的诱因不尽相同,有研究证明抽动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比如说父母小的时候有这种抽动的表现,孩子则也可能出现该病,此外,如果精神压力比较大、学习压力很大,或者长期因为一些病需要中枢兴奋剂的儿童都有可能出现抽动的情况,某些诱因可使抽动症状加重或减轻,而焦虑、压力、激动、惊吓或者疲劳因素会加重抽动。
抽动症一般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躯体性健康,但是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可能会出现由于抽动症状而导致的心理负担或扭曲、社交困难,比如:不敢或不愿和老师或朋友进行正常的互动和交往,甚至出现自卑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给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因此,“早发现”对抽动症的诊疗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抽动症的早期表现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请务必引起重视,尽快到医院诊治。
1、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
抽动症的初期症状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拧脖子等。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干预,抽动症的症状会逐渐加重,牵涉部位更广,从头部发展到颈、肩、上肢、躯于及下肢,形成多部位的抽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出现各种难以克制的、形态奇特的运动抽动,比如甩手、踢腿等。
2、秽语特点。
有部分儿童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或单一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如无音节的喊叫,各式各样的动物叫声、清嗓声,或发出无意义的字句声,或不适当的语句。
3、模仿动作和言语。
部分孩子会出现模仿动作、重复言语、强迫动作或其他奇特的行为,比如模仿旁人眨眼睛,做鬼脸等,没有加以控制会逐渐形成抽动症。
抽动症是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然而很多家长认为是坏毛病或因误诊为“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或其他原因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反复、久治不愈。抽动症很难迅速自愈,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