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特性

        “精神胜利法”指的是用纯想象中的胜利,作为对实际失败的补偿的一种心理方式。具体说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心理特性:

      1.屈从。

      屈从型的人们易于招致欺侮而使敌意有增无减。由于屈从型的人需要屈服,为了心理的平衡,需要安全地释放攻击性。屈从并不是避免不安全感与焦虑的唯一办法,潜在的无意识会使人有意识地寻找一种可以补偿自己内心自卑、焦虑、不安全感以维护自尊方法。

      2.移置。

      当一种本能受阻时,亦即当它弄不到最初选择的对象时,这种本能的能量被转移到代替的对象上。当阿Q受到“假洋鬼子”哭丧棒棒打后——受了屈辱,他便把气撒在了小尼姑身上。不但对伊说粗话调戏,还动手动脚,用力拧伊的面颊。通过释放攻击性,阿Q获得了心理平衡——“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之后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移置为阿Q提供了情绪疏泻的渠道。

      3.以理想化自居。

      理想化形象给人“一种身分感”,它的作用是补偿——补偿自我异化和内心的分裂,并使人们“感觉到一种力量和意义”。理想化是一种幻觉,是不现实的。“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在鲁迅的笔下,以理想化自居的阿Q,生活是永远得意的。

      4.潜抑。

      在阿Q身上就是忘却。潜抑即把不愉快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里去,不再想起,不去回忆,于是,人在意识上感受不到焦虑和恐惧,痛苦似乎被遗忘了。当假洋鬼子拿了一根黄漆棍子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的头上了”。打完后,他虽然感到莫大的屈辱,但一到酒店门口,就马上“忘却”了。



2021.10.3道可道于大华博物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