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初,怀着对皖南山水,对徽派建筑青瓦白墙的满满希冀。终于找了两日得闲,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没有攻略,也没有多么细致的研究考察,只是很偶然的在马蜂窝APP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小众”古镇的推文,看到了离我比较近的查济,便决定了故事的目的地是那里。
我想每个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遇见了这样一墙子盛放的花束,心情都会舒畅起来吧!当然,我也是。从泾县高铁站到短途客运站再到我眼前的查济,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疲惫,当我看到这面花墙的第一眼的时候,所有的心情便只剩下了甜蜜的芬芳。
旅馆是提前在网上定的,很简单的办理入住后,我和朋友打算绕着村子走走。
生在北方,养也在北方。我记忆里的村子从来不曾有这座小村子里这样多的溪水。也许,这就是皖南吧。
有些故事啊,你可能非得亲自“拜访”过了才会明白它所蕴涵的一些奥义。就像有些地方啊,你必须亲自到过之后才会感受到它们最最真实的心跳与呼吸……
“让他三尺又何妨?”忘了是哪一年的春晚,赵薇一曲《六尺巷》,唱出了桐城古城一巷子不寻常的青瓦白墙。每个人关于诗,关于曲,关于歌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听了之后,记得先是动手查了“一尺”是多长?然后强行命令自己感受了一下所谓的“谦让”与“厚德”,然后?然后,就没了。
直到我这一次设身处地的走进了这真真切切青瓦白墙造的小巷,仿佛一下子可以穿过百年的时光,想,原来故事可以这样。
查济古镇不大,走得快的话,一个半日便可玩的差不多。中午在青旅闲坐时,听到有人想要自驾去附近的桃花潭一游。没错,就是传说太白留诗“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经过商量,我和朋友非常顺利地搭上了好心游客的顺风车,开启了长达半日的桃花潭游记。
我们的车子先是绕过了当地人口中“保护最好的太平湖”,一路赏心悦目地抵达了似乎比查济古镇更加“大众”的景点——桃花潭风景区。
景区很大,如果不坐他们的游艇,我们买一张联票就够了。可能是走的路线不同吧,在到达传说中太白将行处的桃花潭之前,我们走过了青石板路叮当的翟村老街、万村老街。
老街里有着那么几家店铺,多是卖当地的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品,以及或零星或拥挤分布的一些个特色客栈。老街,除了没有那一条绕村的河水呦,像极了先前去的查济古村。
坐着渡船,驶向对岸。渡程很短,但船里的每个人都不说话,像是有心事。我想啊,这心事,多半与李白有关吧。
在桃花潭呆的时间很短,只是顺着“大众”将所谓的“风景名胜”走了一遍。对,只是走了一遍。傍晚又回到了查济,天还没黑,古村还下着雨。
初来时古村游人并不是很多,这时下起了雨,路上的游人便更没了几人。我撑着伞,雨中问自己,这是否就是我此行来的目的?——一把伞,一个人,一座古镇……够所谓的“小众”了吧?
泾县之行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夜半难能入眠,便将这次非常愉快的出行记录下来。更重要的事,是把脑海里这一霎那电闪雷鸣似的游后记记录下来。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