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问的真重要啊!就一般的礼仪说,与其奢侈浪费,宁可朴素节约;就礼丧说,与其仪式周到,宁可哀伤悲恸。”林放询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这表明他也看到了社会上包括丧礼在内的一些误解礼的现象或者违礼的行为,想通过礼之质来补救其文之失。
【个人感悟】孔子认为如果无法得礼之中,那么孔子认为宁俭勿奢。我赞同孔子的这一说法,就以养育子女这件事为例吧。历史上大多数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大师,几乎无一人不是出自于家长素质高、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的家庭,因为物质是一切精神研究学习活动的基础。倘若一个从小到生活在食不果腹的家庭,曹雪芹怎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还有诸多有杰出贡献各位大成就的很多名人,他们都是因为有了早期接受的教育,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就。直到现在,我们仍旧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从小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的孩子就更加自信阳光,接触的人和事也比较多,受家庭影响,很多孩子也会很大方有格局。总之,相对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很多家长都尊崇“富养孩子”,从小把孩子当公主王子养。孩子要啥给啥,要多少给多少,从不会拒绝或反对。往往会把孩子惯坏,完全失去了本该有的“富养”原则。
对于养孩子这件事,如果我们把握不了度,宁可节俭一些才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