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七)

论语心得(七)

文:recycler

10/96,15783字

述而篇第七

(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作,对于古人,信而好之,把我私比老彭吧!”

我思:

到底有没有创造呢?这是个创新问题。注解没有说明白,很难说孔子的学说中没有创造性。老彭又是谁?众说纷纭。姑且当个贤人吧。个人理解,孔子此话,是想表达。转述古代贤人的思想,自己并没有创作,应该是谦虚。相信古人。把我比作老彭那样的人吧。

(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多言说,只默记在心。勤学不厌,教人不倦,这三事在我有何难呀?”

他说:

不论是学习人生的道理,或是各种知识,记住所学所习的内容,是重要的奠基功夫。唯有记住了、理解了,才能进一步实践、活用、扩展所学,使学习的内容成为自己的。如果对于所学漫不经心,那是记不住的,其结果是不能运用所学,不能从学习中拓展自己,这与不曾学没什么两样。孔子说自己“默而识之”、“多见而识之”,可见他学习上的专注与踏实。“学而不厌”是勤学态度,“诲人不倦”是教育精神,其中最为可贵的是“不厌”与“不倦”表现出来持之以恒的积极态度和乐在其中的坚持。大凡一般人对于学习或教学,起先总能保有丰沛的热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困难的增多、挫折的加重,许多人便画地自限,半途而废,而不能持之以恒。所以孔子说:“何有于我哉?”一方面表示这些事情不难办到,一方面也暗指出一般人的怠惰常情。不能“默识”而道听途说、漫不经心是惰于思;不能“学不厌”是惰于学;不能“诲不倦”是惰于教。孔子是以正面来描述自己,期许自己,同时也鼓励我们。

我思:

可以用这三件事勉励自己。孔子是勉励自己。这是老师应该做到的。作为普通人,侧重前两项。

(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品德不加意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义的,不能迁而从之。知道了不善的,不能勇于改正。这是我的忧惧呀!”

他说:

人生在世,难免有远虑和近忧,但一个人所忧者,如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那么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怨天尤人,甚至灰心丧志。反之,所忧者自己有能力去改善,那么只要奋发图强,躬行实践,效果必然可以预期。孔子所举四事:修德、讲学、徙义、改过,都是人人能自勉,亦应努力去做的。他所忧的,不是个人处境之穷达顺逆,二是有关修德讲学之事。因道德不加以修养,人格必然日加卑鄙,也就有为恶的可能;学如不讲求,必不能精,则难于融汇贯通,长进不大,孔子于此面人要力求内在学问道德的修养。而闻义不能迁善,见义不能勇为;知道自己有不善,而不能勇于改过,这是孔子所忧之事,这也是勉人于外在的行为上要能徙义,迁善。如果不能做到徙义、迁善,当然也就谈不上修德,而经血亦无用。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成为一位君子。另一方面,由此可以引申到亡国的层面,国家亡了,只要有文化在,国家还可以建立。文化不在,国家就没了。我这里有个疑问。国家没了,只要不耽误吃穿住用,不同样也是地球人。复国与报仇同样是中仇恨。是种文化影响。放下也是种文化影响。我是无国界者。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只会增加隔阂。家与家之间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是消亡,也证明缘由文化,抵不过新文化的影响。未来有未来的文化,不是古代的文化,不是自己的文化。未来的文化什么样?无非是等级文化和平等文化。其他的文化,将逐渐消失。最终世界将一同,或是长幼有序,或是人人平等。我更倾向于后者。

我思:

这也是孔子自勉,也是每个人的自勉。品德和学问要齐头并进,义和善是我们注重的。这四点,品德有关的有三项。可见学问再高也需要三倍的品质来辅佐。才不会失衡。

(四)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闲暇无事时,看去申申如,像很舒畅。夭夭如,又像很弛婉。

他说:

孔子闲居时的仪容,心中无事,容颜舒展,不是一天到晚皱起眉头在忧愁。表示了孔子的心安理得和坦荡胸怀。同时表现了温和愉快的心情。孔子生活时有所乐,亦是有所忧,不过,他所忧的不是个人利禄穷通,而是德业的进修、仁政的实行否?因此他虽忧国忧民,但始终有自己的执着的信念,所以能大观开阔,安宁愉快。这样的气息,正可看出孔子的为人,纵然一生挫折困厄,但不以个人为忧,故能自得其乐。

我思:

人前人后,保持自我,保持人性,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吾已衰极了!吾很久不再梦见周公了!”

他说:

孔子年轻时,时时以推行先王之道为职志,孔子说:文不在兹乎!正表明了孔子以文化传承者自居,而实现周公之道正是孔子念兹在兹的心愿。可是年老力衰了,不容易再见到周代制度的实现,于是发出如此深沉的感慨。有过由于孔子的立说传道,使先王之道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主流,孔子无愧于周公,我们是否也该无愧于孔子呢?

我思:

年轻时行周公之道,因此晚上常梦见周公。如今感慨周公之道难行,晚上也梦不见了。

(六)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立志在道上,据守在德上,依倚在仁上,游泳在艺上。”

他说:

进德修业有一定的方法,分明的层次。孔子开示道:首先要立定志向,一心向往人生的正道。再把学道而后有得于心的“德”,拳拳服膺,固守不失。等到德积厚了,自然人欲私心尽去,纯是天理良心之呈现,自可不离仁道。然后再兼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优游其中,借此以涵养心灵,陶冶性情。如此循序渐进,必能深造有得。本章一开头即标举“道”、“德”二字,可见此二德目之重要,尤其“志道”方面,更指出人生在起步的时候,就须坚定志向,追求所当知当行的“道”,具有鼓舞人们立志图强、独立自主的精神力量。

我思:

这四端并没有先后顺序,但是以善为标准。这四项也应平衡发展,切莫只偏重一项。做任何事都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即使无法实现,远大的志向也会敦促人进取。

(七)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从带着十脡干脯为礼来求见的起,吾从没有不与以教诲的。”

他说:

孔子自己说:“凡是带着薄礼,诚心拜师求学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这一段话,有三个重点:一、束脩:指一束干肉脯,是拜师的微薄见面礼,古人要执贽作为见面礼,“贽”字从贝,贝是古代的货币,因此“贽”不一定是束脩,束脩只是微薄的礼物,可见孔子并不是以礼物的贵贱多寡作为收徒的条件,不能把“束脩”视为学费。二、 自行:是自动的意思。自动送束脩,表示他诚心想读书上进,孔子就教导他。尤其是家境困穷的子弟,仍想办法奉上束脩,更可见其向学的诚心。三、 未尝无诲:只要诚心向学的,孔子就教他,这正是“有教无类”的表现。

我思:

带着薄礼,就可以教学。不带礼,教不教呢?应该是不教吧。都不拿礼,老师靠什么生存?因此可以认为,上学古时是有钱人,有点收入家庭的能去的。没钱人还是没人要的,这是不是有违儒教思想。老师还是要吃饭的,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孩子去学习,老师还要倒贴钱买笔墨。这等好事,都愿意来学。还有要有一定经济基础,至少不饿肚子。

(八)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心愤求通,我不启示他。不口悱难达,我不开导他。举示以一隅,不把其余三隅自反自证,我不会再教他。”

他说:

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或研究一门学问,如果想不出答案,或研究不出它的道理的时候,就是“心求通而未得”,这时心里难免着急,愤愤然,这就是“愤”。孔子教人,很懂得学习心理,当学生想学习而不能得到答案,心中愤懑着急的时候,适时给予开导启示,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论语》中,有很多师生问答的文字,学生问问题,正是他“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老师所给予的回答,正是“启”,如果不是这种教育方法,形成不愤而启,不悱而发,那岂不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效果当然差很多。不悱不发的道理,和不愤不启的道理相同,只是“不愤不启”指心,“不悱不发”指口,当学生们有话想说而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孔子适时的给予引导,这种随机的教学自然效果倍彰。至于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是指学生学习时不去思考,以致不能触类旁通。譬如方形之物有四角,举其一角,当可联想到其他三角,如果不能想到,就表示他没有学习此类题材的能力,孔子就不再教他这类题材。孟子曾说:“欲其自得之。”这“自得之”就是举一反三的教育;《礼记•学记》也说:“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正是“不复”的意义。

我思:

教育有主动性的学生,只要想学,我们就教育。若是不想学,怎么教育也没有用。凡是想学,就可以认真教育。想学的标志,就是进入学堂,带去薄礼。不想学的也不会走进学堂。很多的时候走进学堂,不是自己选择的。老师如何区分是真想学还是假想学。这句话可以变成老师不教调皮捣蛋学生的借口。所以老师大可不必为了有教无类生气,孔子这里还有有句话,不想学就不用教了。

(九)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在有丧者之侧进食,从未饱过。那天吊丧哭了,即不再歌唱。

他说:

本章记录了孔子发自内心的哀戚之情,乃真诚的同情心。孔子在正有丧事的人身边进食,因为哀伤气氛的感染,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所以食不甘美,未曾吃饱。孔子平时弦歌不辍,但于这一天吊过丧,因余哀未忘,萦萦于怀,变没有心情唱歌。孔子对生活中悲欢情绪的节制调和,总是人情入理,自自然然体现仁者胸怀。现代人办丧事,往往大肆铺张,甚至歌舞助兴、花车表演,而吊丧的人更是宾客喧哗,忘记哀戚,这实在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也是对生者的一大讽刺。本章对于那些不懂表示哀戚沉痛之意,反而嬉笑歌舞以取乐的人来说,应具有鞭笞、启迪作用,值得人们借鉴。

我思:

不吃饱,不唱歌,不是礼,而是仁道。并没有哪种礼仪规定不能吃饭不能唱歌,但是作为人,要有同理心。感受别人的痛苦,站在对方想问题。这就是仁道。这可以类推很多事,别人高兴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别人难过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受难过。这又出现一个问题。怎么做自己,我就是喜欢唱歌,随时随地唱歌。做自己要不要照顾他人的情绪?这是个大问题。我们常说的做自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伤害指身体的损伤,也指语言上的伤害。那还有没有包含情绪上的伤害?如此看来。做任何事都可能伤害别人。我就是看你做这事难过,是不是要考虑我的感受。还是为了大部分人的感受,损害少部分人的感受。做自己的定义现在搞不清楚。只能说在情绪上互相伤害,和平相处。细细想来,做自己并不是无拘无束做自己,只是不在身体和语言的方面伤害对方。这就是最基本的做自己。做自己做到最后,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是阻碍。只能在偏远地区一个人的时候,才能随心所欲做自己。或是在同一个有相同价值观圈子内做自己。

(一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告颜渊说:“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行于世。不能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藏于身。只我与你能这样了。”子路说:“先生倘有行三军之事,将和谁同事呀?”先生说:“徒手搏虎,徒身涉河,死了也不追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同事的。定要临事能小心,好谋始作决定的人,我才和他同事吧。”

他说:

一是孔子称许颜渊已臻用舍行藏随时处中的境界;一是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指点他临事戒惧的要领

我思:

不同有勇无谋共事,只与谨慎小心善于谋划的人共事。有选择权的话,我们自然选择和善的同事,可是有些同事始终与自己不对路,如何处理?难倒要一直仇视对方吗?你把别人当回事,别人有没有把自己当假想敌呢?对方不把自己当回事,我们也就没必要当回事。如果对方重视,那就开诚布公的聊聊,建立友好商定。这个想法有点天真,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孔子感慨命道。命道也是我们自我安慰的理由。何为命,你自己不主动,这是命吗?自己主动不成事这是命吗?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该认命。生而为人,就是与命运斗争。活着就不能认输,我们空手而来,现有的再不堪,也已是富有。

(一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富若可以求,就是执鞭贱职,吾亦愿为。如不可求,还是从吾所好吧!”

我思:

这句话的价值很高。一是,提出一种说法,只要可以求得富贵,任何职业都不能嫌弃。二是,求不得富,就从了我的喜好。三是,多少算为富?与自己比还是与别人比?是一个人富还是一家人富还是一国富。四是,多少算不富,可以认可不用求。五是,富是指一笔财富还是生财之道?不同的含义,有不同的体会。这里感觉是,孔子富贵在天的天命论,富贵并不是设定好,如是明确知道可以财富,就去追求财富。要是没有明确的知道就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明确的概念是什么,是一定的意思吗?这样的好事,好像很吸引人。一定的事,往往不确定。这里孔子更是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富贵这事太不确定。

(一二)

子之所慎,齐,战,疾。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平常谨慎的有三件事:一斋戒,二战阵,三疾病。

他说:

本章记载孔子平生敬慎的三件事,那就是斋戒、战争、疾病。孔子于祭祀之前,要谨持斋戒,毕恭毕敬,以示对神灵虔诚的心意。否则就无以对神明,尤其祭祀是面对天人之际,必须心诚才能灵。至于战争和疾病,前者是面对敌我之际,关系国家存亡、人民安危,所以对战争要谨慎处理。至于疾病是攸关个人生命及孝道的精神,所以孔子的态度仍是十分慎重,不敢掉以轻心。从这三件事可看出孔子凡是尽人事而为的态度及仁者的胸怀。

我思:

斋戒,是与神明有关。神明战争疾病是不可知的,皆是命数。未知的事物要谨慎对待。这也给我们一点启示,我们不清楚的东西,都要谨慎对待。人或事,我们知道只是表面,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这里有点小题大做,但是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能因为一知半解,或日久熟络。而轻易相信对方。其实我们还是不知,还是需要谦虚谨慎。除非心甘情愿愿意被欺骗。我们每个人都抱着心甘情愿的态度,彼此关系可以很从容洒脱。

(一三)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来不知道肉味。他说:“我想不到音乐之美有到如此境界的。”

我思:

这是一种艺术心情,艺术与道德合二为一。

(一四)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钱穆白话试译:

冉有说:“我们先生是否赞助卫君呢?”子贡说:“对!吾将去试问。”子贡入到孔子之堂,问道:“伯夷叔齐可算何等人?”先生说:“是古代的贤人呀!”子贡说:“他们心下有怨恨吗?”先生说:“他们只要求得心安,心已安了,又有什么怨恨呀?”子贡走出,告诉他同学们说:“我们先生不会赞助卫君的。”

我思:

这里有典故,太子得罪卫灵公夫人南子,被卫灵公驱逐到晋国。卫灵公死,太子的儿子被立为皇帝,晋国想借助武力让太子继位。太子的儿子拒之。简单点说,孙子不让儿子当皇帝。弟子不明白,孔子是否支持卫君拒其父。孔子是不赞助卫君。孔子认为伯夷叔齐成全了孝弟。孔子这里是赞成其父归国的,成全孝弟。

(一五)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吃着粗饭,喝着白水,曲着臂膊当枕头用,乐趣亦可在这里了。不义而来的富贵,对我只像天际浮云般。”

他说:

富贵是大部分人向往追求的,本来追求富贵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人也往往可以造成积极奋发的动力,可是追求的方法不正当,就不应该了。如果用不当的方法得到富贵,一则内心不安,二则这富贵不一定能永久保住。有些横财,常是怎么得来,就这么失去。同时为了保护既得的富贵,天天不安,如此则不如安贫乐道,过得舒坦踏实。本文上半段孔子自言安贫乐道,下半段自言不羡慕不正当得到的富贵。我们可以从这一章清楚地看到孔子对贫与富的看法。荣华富贵像无底洞,用无满足的时候。有些人一生汲汲营营,到头来事一场空,一生为富贵的奴隶,倒不如做好生涯规划,学习孔子淡泊和乐的人生态度。

我思:

如果富贵是不义得到的,那保留义将给我最大的精神满足。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是吃不上饭,水也没得喝。还要保留义吗?二是,不义又是指什么。与人争算不义吗?与人争,意味着有人得不到食物,无法生存,这算不义吗?

(一六)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再假我几年,让我学到五十岁,庶可不致有大过失了。”

我思:

亦通易,即易经。认为五十岁,经历世故多识尽人情物理。才能读懂易经。

(一七)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平日用雅言的,如诵诗,读书,及执行礼事,都必用雅言。

我思:

言,也就是分三种,雅、不雅、中性。我这里想说说不雅言的问题。草泥马、屌丝、逼格、你妹、靠、尼玛、逗逼、叫兽、艹、装逼、滚粗、撕逼、蛋疼、小婊砸、傻×、跪舔、绿茶婊、碧莲、碧池、土肥圆、你妈的、矮矬穷、坟蛋。我把网络低俗语言都列举出来的。是想问问自己,这些词我们都说过吗?一开始这是指网络语言,朋友间说一说,无伤大雅。后来,陌生人之间流传,也无伤大雅。后来,网络主播开始使用这些词,也是拉近距离。后来,有些文学作品出现这些词。我有些担心,虽然这些词目前被列为低俗语言。如果说的人多了,说的时间长了。这些词会不会洗白。我们现在用的有些成语,古代一个意思,现在又有一个意思。我认识是历史更迭中,人们随意使用习惯了,就成了新意思。那些看似低俗的话是不是会成为常态。这些有贬义词演化成的常态词,很容易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引起对方的不满。这是谁的错。我认为是中性词,你认为是贬义词。这很容易影响人民和谐。但是人性的自由,有喜欢向往这种语言环境。归根结底是和谐和人性的关系,始终难以调和。有些人喜欢称自己是老子,感觉是目空一切的样子,说的时间长了,就成了我的代名词。 但是老子在一些地区,却是父亲的意思。这样,矛盾就有了。文化差异,还是包容性的问题?

(一八)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钱穆白话试译:

叶公问子路:“你们先生孔子,究是怎样一个人呀?”子路一时答不上,回来告先生。先生说:“你何不答道:‘这人呀!他心下发愤,连吃饭也忘了。心感快乐,把一切忧虑全忘了,连自己老境快到也不知。’你何不这般说呀!”

他说:

每个人都有忘忧、忘食的经验,喜欢下棋的人,下起棋来,就忘了时间;爱聊天的人,聊起天来就没玩没了;爱打球的人,打气球来,也会忘了时间和忧愁;爱看小说的人,看起小说来,也是没日没夜的,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孔子自我描述的一段话中,有两个关键的词语要把握,一个是发愤,另一个是乐。孔子到底发愤什么?乐什么?孔子一生的成就在他的道德,所以所发愤的是进德修业,他为了金得徐烨,竟然忘食;从进德修业汇总,获得满足和快乐,有把忧愁给忘了。处在这种忘忧、忘食的境界中,连老了都不自觉,这就是孔子成为圣人的根本所在。一个人想做一件事,全新投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专注于该做的事,还怕啥事做不成;但专注于不该做的事,那就非身败名裂不可了。选择什么是我么所该专注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思:

学习用功,自得其乐,不分老幼。这里孔子教人介绍自己,是什么寓意?意在表明孔子爱学习心愉快。这是孔子自己认可,也是他自己想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介绍别人,我想就是介绍最想留下的印象。一般都是好印象。“从愤到乐,从乐到愤,如是往复,所谓纯亦不已,亦即一以贯之。此种心境,即是孔子所说的仁,这是一种不厌不倦不息不已之生命精神。见于行,即是孔子所谓的道。下学上达,毕生以之。”

(一九)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不是生来便知的呀!我是喜好于古,勤快求来的呀!”

他说

“生而知之”,就是资质优越,天生即明白事理的天才。可是,在现实的人生中,天才寥寥可数,其出现完全是偶然的。人若要处处依赖天才的话,无疑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天才可以被歌颂,但不必过分期盼。少了优越的天分,人也不必自馁自弃,因为还可以“学而知之”。“学而知之”,乃是秉持一股主动学习的精神,向着开放的世界,猎取宝贵而不竭的知识。在许许多多的知识门类中,孔子对于古圣贤之道,特别感兴趣。圣贤之道,并非如博物馆中的矿物,只具形象,却无生命;而是一种可以启发人生,增进自我内涵的智慧。学者勤勉地学习圣贤之道,并且与自身的处境相观照,必可从中汲取丰富的生命经验。因此,“好古敏求”正足以弥补人非“生而知之”的遗憾。

我思:

好古,勤学。好古有学有不学。勤学而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二〇)

子不语怪、力、乱、神。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平常不讲的有四事。一怪异,二强力,三悖乱,四神道。

他说:

孔子之说以不谈荒诞不经的怪异之事、惊世骇俗的暴力之事、乱伦败德的悖乱之事、崇尚迷信的鬼神之事,因此这些事情无益于人生教化,反而有害于世道人心。因此尽管一般人爱讲、爱听,孔子却不愿也不忍引人入于歧途,故宁可闭口不谈。谢良佐曾注解说“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拿现在的社会风气来看论语,孔夫子不谈这些事,不也很正确的吗?目前社会上流行谈怪、力、乱、神,但社会风气不是愈来愈糟吗?悖德乱伦、好勇斗狠、装神弄鬼、悖论犯上的事情,不也时有所闻吗?这一章阐述了孔子理性开明的人文精神,言简意赅,深具启迪作用。

我思:

“这四项是人们爱说的,孔子说普通的事,有德的事,和谐的事,百姓的事。”常说一些怪力乱神的事,容易引起思想上的认可,从而付之行动。这是很危险的事。我们的思想,转变成言语,影响别人的思想,从而影响他人行为。对于一些负面的事,我们不说不传播,也算是义了。

(二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他说:

这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师”,并不是教我、诲我的师,而是可资我效法或改正缺失的人。任何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优点看在我们眼里,我们就要立刻学习效法;缺点看在眼里,也要立刻反省改正。这样说来,有优点可以让我们学习效法,或者有缺点可以让我们反省改正的,都可说是我们的老师了。孔子时代,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回答说:“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散在人间。贤能的人记其大处,不贤的人记其末节,这些人都有一些文、武之道保存下来,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怎么有固定的老师专门传授呢?” 圣人无常师,正是圣人何处不学、何人不可学的结果。既然圣人无常师,凡人亦无常师,只要三人行即有我师,则我师不必一定在学校,校外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成为让我学习、或让我反省改正的老师,只要我们能虚心,何患德业不修呢?

我思:

知识无处不在,喜爱学习,都可以当做自己的老师。这里的是三个人是指路上偶遇的人。其实很多东西,我们自己也不清楚,还该不该学呢?有些是立即得利,有些是长久得利。当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时候,就知道该学什么,跟多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学什么,只是好奇心而已。好奇心就是学习的初级阶段。应该要时刻保持。

(二二)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天生下此德在我,桓魋能把我怎样呀!”

我思:

德是天生,即使把我杀了,德也会在其他人身上显现,所以无惧无忧无惑

(二三)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诸位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匿吗?吾对诸位,没有什么隐匿呀!我哪一行为不是和诸位在一起?那就是我了呀!”

我思:

行为无法隐瞒,或是说极少隐瞒。而思想却可以深藏。言行思一致,这是真。言行思不一致,这是为了生存,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就是个人生存

(二四)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以四项教人。一是典籍遗文,二是道德行事,三和四是我心之忠与信。

他说:

本章记述孔子平常用四项功夫教导学生:“文”指《诗》、《书》、《礼》、《乐》等先王遗留的典籍,学“文”可以增广见闻,奠定学问的基础;“行”指个人行为的践履,要守礼行义,修养品德;“忠”指对人、对事尽其心力;“信”指说话真诚,不欺良心。这四项施教纲要,包含了知识的吸收、行为的实践与品行的修养。刘宝楠《论语正义》说:“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与《学而》篇教弟子先行后学又不同。”可知夫子教人有先后深浅,知而后能行,下学而上达,并非认为读书重于敦品,此不可不辨。

我思:

教育,除了课本,还要教导忠信,关键是要实践。现在只注重课本,其他的并没有可以用于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教学课时安排上也应有比例。是不是应该将9年义务教育,变成10年教育,将德智体美劳,穿插教育。德应包含礼仪礼貌等,德是首要。但最终还是要实践的。德可以笔试,可以查看学生的掌握程度。但是如何考核德的实践?老师单独考核还是学生集体评判?试卷上的东西作弊难一点,也是相对的,而实践考试怎么考?这并不是考核某一天,而是长期的过程。没法考核。学生只记住德的表现,而没有德的实践。缺少动手能力,缺少实践能力,是我们的通病。怎么办?我想,加强个人意识,从思想上重视。需要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灌输思想。学生以后的行为,与老师的思想灌输有很大的作用。老师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生多少会侧重孝。老师认为学习是为了国家,多少会有爱国。老师认为学习是为了赚钱,学生会侧重钱。老师的目的是好的,劝导学习,学生学到了知识,想做什么做什么,不仅仅是为父母为国家为钱,这是本意。可是人都有趋利避害的一面。怎么简单省事怎么处理。宁可省去中间环节,直奔主题。老师让我学习为父母。那我尽孝就好了,学那么多做什么?同理,我爱国就好,我学那么多干什么?我能赚钱就好,我还学什么习。人们太看重结果。老师该怎么教育呢?我想,我们的重点是学习,我们的结果自然也是学习。学习这个词太抽象,所以老师在举例的时候,用一些学习引起的具体结果来取代学习。具象的结果,让人有画面感,容易加强记忆,强化学习动力。具象的结果举例不当,人们就会只看重结果。用什么事物代替学习结果呢?我想用笼统的词代替抽象的词,父母国家钱太具体。哪些词笼统?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学习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学习是为了更公正的抉择。梦想抱负选择,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对待不同的事有不同的选择,在家我的梦想就是尽孝,在外我的梦想就是爱国,我利益方面我的梦想就是合法竞争。如果不学习,我们的选择就仅仅是眼前的几样。如果不学习,我们无法通过知识判断何为公正何为自私自利。如果老师能这么说,也许学生的目标不会太单一,不会走极端。我期望这样的教育方式。

(二五)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圣人,吾是看不到的了,得看到君子就好了。”先生又说:“善人,吾是看不到的了,得看到有恒的人就好了。没有装作有,空虚装作满足,困约装作安泰,这所以难乎有恒了。”

我思:

“圣人君子重学,善人重恒善。时世浇漓,人商浮夸,匿无为有,掩虚为盈,心困约而外示安泰,乃难有恒。”圣人不易看见,君子善人恒者少见。只有持之以恒坚持学习,就可以成为君子圣人。成为君子不用智商,任何人只要坚持,按照标准行事,都可能成为君子。一样可以有一番作为。

(二六)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亦钓鱼,但不用长绳系多钩而钓。先生亦射鸟,但不射停止在巢中之鸟。

他说:

以现代经济生产观念来看,如光用钓竿去钓鱼,渔业公司一天都无发生存。以爱护动物来说,射飞鸟之举,今日亦难苟同。但我们要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并无自然保育的观念,本章之要旨在于取物的原则与态度。钓鱼用钓竿,只取生活所需要的,而用渔网捕鱼,贪欲之心将日增。射飞鸟,亦是不在滥捕猎物,而射宿鸟,有如乘其不备之偷袭行为,不够光明正大。这样的射、钓方式,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也是一种仁爱之心的表现。因为垂钓所得有限,捕鱼所得有限,捕鱼则可能一网打尽;射飞鸟,鸟有躲避的机会,射巢中鸟,则鸟因毫无预防而丧生。从这里可看出孔夫子的仁爱之心。较诸现代人以锉鱼、遍布陷阱以网鸟的行径来看,孔子必然也于心不忍的。

我思:

初读翻译,感觉孔子是有仁心的,给鱼鸟留下生路。读过注解,钓鱼射鸟是为了得到祭品,鱼鸟也可以娱乐身心。这里是说孔子兴趣广泛,志在兴趣爱好,不在一网打尽。更说不上仁,若是仁,也不会伤及鱼鸟。

(二七)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大概有并不知而妄自造作的吧!我则没有这等事。能多听闻,选择其善的依从它,能多见识,把来记在心,这是次一级的知了。”

他说:

学问是由见闻思辨而来,所见所闻越多,自然学问就会增长,但是所见所闻可能有异说,也可能有好坏善恶之别,并不是凡所闻皆是,凡所见皆是,孔子对于它们加以思辨,择其善者而从之,可见他学习态度的认真了。不知而作,是凭空杜撰,是孔子所厌恶的。孔子以多闻多见而择善从之,虽不及上知只能创作,亦可算是次于上知的人。孔子的智慧很高,但行事谨慎,尤于创作一事,绝不妄作,自称知之次,是自谦之语,这种稳健谦虚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我思:

学而知之者,仅次于生而知之者。天生的毕竟是少说,大部分人还是靠自己学习的,多听多识。

(二八)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钱穆白话试译:

互乡的人,多难与言(善)。一童子来求见,先生见了他,门人多诧异。先生说:“我只同情他来见,并不是即同情他退下的一切呀!这有什么过分呢?人家也是有一番洁身自好之心才来的,我只同情他这一番洁身自好之心,我并不保证他以前呀!”

他说:

互乡的人难与交谈,并不代表他们无药可救,教育应该可以改变他们的气质。互乡童子洁己以进,求见孔子,孔子的基本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当然不究既往,予以接见。弟子们疑惑不解,孔子就告诉他们“恕道”,对人不能心存偏见,只要诚心向善学好,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俗语说:“英雄不问来路,出身不理想的人,更应该下定决心向善学好,不被环境污染,不受陋俗羁绊,洁身自好,去除包袱,终有成功之日。

我思:

互乡,注解为不详的地名。个人乱想是不是指老乡,孔子怕老乡亲戚走后门,毕竟孔子有点地位。孔子与老乡不见面不说话。个人乱想而已。人有好坏,赞起好,不赞其坏。别人以礼想见,要以礼接待,暂时抛开成见。

(二九)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仁远吗,我想要仁,仁即来了。”

他析:

孔子平时不轻易以仁者的美名赞许任何人,所以弟子们觉得仁是如此遥不可及的理性人格典型,其实仁德并不遥远,就存在我们自己的心性之中,不假外求。仁德的体现完全有自己主宰,不可能由他人代劳。欲与不欲,是意志的问题,一念欲仁,斯仁已至。我欲仁不仅是一种内心愿望的表现,也是一种恳求取仁道的努力倾向,有了这种愿望表现、这种努力倾向,仁道自然当下呈现。只有一心向慕仁德,便可专心向善,行为自然不会发生偏差,坏念头亦无从兴起。孔子一再勉人努力实践仁道,实在是仁为人类内心深处最真诚无私,最纯洁无暇的一份关爱,只要有适当的机缘,便应让它发芽而萌生仁爱的行为。

我思:

一心求仁,仁即至。我们现在总是抱怨梦想很远,无法实现。正因为远,我们才要迈出第一步,再迈出另一步。一步一步,总会接近结果。结果的得到,并不是一个人努力的原因。时事、环境都是决定因素。我们就只能做好自己的事,自己的事都不做,如何实现?迈出我们的第一步,享受每一步的成功感,结果听天命。

(三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钱穆白话试译:

陈司败问孔子道:“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及孔子退,陈司败作揖请巫马期进,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没有偏私,君子也会偏私吗?鲁君娶于吴国,那是同姓之女,至于大家称她吴孟子。若鲁君算得知礼,谁不知礼呀!”巫马期把陈司败话告孔子。孔子说:“丘呀!也是幸运。只要有了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我思:

问的不清,答得不清。孔子不辩解,甘心称幸运。可见孔子的涵养。对我来说。话不说不明。应该把事说清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让人容易误解。但凡不想辩解,是不希望真理在于对方,有种不关心对方对错的感觉,这应该不是圣人所为,传道授业解惑,才是圣人之为。孔子用谦虚化解了指责,并没有用事实给人解惑。这里不赞同孔子的做法。

(三一)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与人同歌,遇人歌善,必请他再歌,然后再和他同歌。

他说:

音乐是一种和谐的艺术,所以中国古代音乐,特重和谐,《礼记•乐记》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礼可以宣导人民的心志,乐可以和谐人民的声音)”又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最能显示乐的功能是和。孔子对音乐的这一个特性把握得非常好,因此他和人歌唱,听到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和。请唱得好的人再唱一遍,这是孔子与人为善的表现;孔子一起和着唱,在和谐的歌声中,人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与人就容易沟通、容易互信了。

我思:

一是孔子喜欢音乐。二是别人的喜好,要投其所好。

(三二)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努力,我是能及人的。做一个躬行君子,我还没有能到此境界。”

我思:

文莫,当努力讲,也有当学问讲。努力和学问可以赶上别人,至于实践做君子,做的不够。实践永远是难于学问。这就是知易行难。走出去,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实践就意味着与人打交道,与人交流。难免涉及利益,就容易出麻烦。与事磨,与人磨,成就自己。

(三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若说圣与仁,那我岂敢?只是在此上不厌地学,不倦地教,那我可算得是如此了。”公西华说:“正在这点上,我们弟子不能学呀!”

他说:

孔子心目中最髙的人格典范为“圣人”,其次则为“仁人”。“圣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可以广泛施惠黎民,普遍救济众生,发挥其开创力量,完成安顿天下的鸿业;“仁人”在兼善天下的能力、格局上,稍逊于“圣人”,但他仍能从具体而细微的生存感受出发,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实践出来,并且影响他人,完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孔子不敢自称“圣人”或“仁人”,而仅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许。“为之不厌”乃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操存自己的良知,经由时时自我砥砺的功夫,追求完美的人格;“诲人不倦”则是将自我所拥有的知识与道德,传授于他人,协助他人人格的养成。而在此同时,也因为整理所学与他人切磋,而产生对所学的再认识与再补充,于是更可促使自己为学不已。所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虽非“圣人”、“仁人”的境界,但它却是通往“圣人”、“仁人”的路径。

我思:

道无止境,毕生以之。谦虚好学,是我们的追求。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做圣人的目标,即使达不到,自生也会获得质的变化。

(三四)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病得很重,子路请代先生祷告。先生说:“有此事吗?”子路说:“有的。从前的讄文上说:‘祷告你于上下神祗!’”先生说:“我自己已祷告得久了。”

我思:

孔子意思是说,我已经祷告很久了,没有效果,你就不用祷告了。深意是,孔子并没有祷告,孔子接受子路的好意,但是又不想继续祈祷,有谄媚求生之意。所以,孔子用另一个谎话,不让子路继续祷告,有能保持自己不求神的意向。还是孔子聪明,普通人有几个有他这样的反应和机智。

(三五)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奢了便不逊让,俭了便固陋,但与其不逊让,还是宁固陋。”

一个人钱多势大,手头阔绰,他可以把礼数安排得很周到,让人觉得很温暖。但是,这种人生活奢侈,排场过人,久而久之,就比较会不甘于原有的身份地位,于是渐渐地超越尺度,一步一步地做出违礼犯义的事情来。相反,生活俭约的人,由于习惯俭约,往往礼数不周。但却比较安分,不会违礼犯义。孔子以为,一个人与其不顺礼义,我们宁可希望他固陋。近代社会强调经济发展,但如果忽略了社会秩序,就会产生很多后遗症,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防范的。

我思:

奢侈和俭是两个极端,极端过了,就是问题。这两件事应该均衡发展。倘若非要选边站。俭和奢都对自己和别人有影响,相对来说,俭的问题少一些。这是孔子选俭的原因。

他说:

(三六)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的(心胸气貌)常是平坦宽大,小人的(心胸气貌)常是迫促忧戚。”

他说:

胸次心境不是可以勉强装出来的,那时人格定型后的自然呈现。君子所以坦荡荡,小人所以长戚戚,乃是从他们心志的发端便已注定。他们的志趣,指引了人生的志向;他们的信念,影响了处世待人的原则;他们的行事,塑造了整个人格,终至于喻义怀德、成人之美者为君子;喻利怀惠、成人之恶者为小人。小人的心境如此,而君子的胸次如彼。小人的忧戚不安,来自追逐利益时的苦求不得,也来自既得利益之后的担心失去,既患得又患失。不止如此,往往也羼有因为非作恶、伤天害理而生的恐惧:一怕仇敌报复,二怕上天难容,三怕良心谴责。君子虽然也有忧惧,但显然与小人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不同,他们忧惧德业不修,忧惧天理不明,这种忧惧,只有促使他们更加努力修为,积极教化,只有让心境更加清明,俯仰无愧于天地,而非徒生扰乱、烦躁心绪。他们的人生境界,也将因心境平和而无限宽广,无限祥和,无人而不自得。

我思:

小人长戚戚。这是谁给小人下的定义?以君子之心揣摩小人的心思,有没有根据。小人不见得忧戚。

(三七)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极温和,而严厉。极有威,但不猛。极恭敬,但安舒。

他说:

内在的心性修养深厚,表现在外的气象自然中正和平。本章即记孔子的学问修养,展现出的容色神态:温和中带有积分严肃,使人感到亲切、可敬,但不敢放肆、轻慢。威严为不刚猛,使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但绝无凶猛暴戾之色。对人恭敬而又安详,不做作业不呆滞,活泼而自然。这与前章申申如,妖妖如意思相近,都是说明孔子表现的仪容、态度与神色,总是那么刚柔适中、温和舒泰。这是修于内而发于外而逐渐达到的境界,由此亦可想见孔子修养功夫之深厚。

我思:

待人接物,这几点足够,但是只是形容词,如何具象化。这就是难度。况且,这些情绪并不是单单指一个人,而是让所有人都有这感受。

~~~~~~~~太长不看~~~~~~~~~

简版:论语述而篇第七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心得(十七) 文:Recycler 20/106,127015字 祝福各位朋友鸡年大吉,新春快乐. 阳货篇第十...
    Recycler阅读 927评论 0 1
  • 着装理念:你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别人就会怎样看你;别人对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怎样对待你。你永远要比你的学生的着装更...
    歌者默然_fefb阅读 2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