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时候,暖气还没开通,家里确实太冷,于是打开空调,准备用空调取暖,准备坚持十几天到正式供暖,结果空调取暖毕竟成本太高,一会打开一会关掉造成忽冷忽热,稍不小心儿子感冒了。鼻子不通,略微发烧,流鼻涕,没办法,只能去医院。这次去的是本地的儿童医院,自认为儿童医院肯定比其他医院更加专业。也不知道哪个医生水平更高,只能选级别高的主任医师。医生看了看,给出了三种药,头孢克肟颗粒(其余两种忘了)。看到这个药,在医院工作、但不是医生护士的媳妇说了,这么小的年纪,怎么都给吃头孢了。不吃又没有其它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吃。吸取的教训是,要么不开空调,要么白天10个小时左右全部开,防止冷热交替。
原本,自己和媳妇商量好的,做好防护,尽量让儿子不生病,如果万一生病,坚决不住院不输液,最好也别吃药,但是这次感冒后发现,不吃药根本不行,看着儿子难受的样子,做父母的哪个不想让孩子尽快康复,要尽快康复只能吃药。
生病期间,完全遵照医生的嘱咐,奶粉更加稀释,辅食全部停掉,目的是尽快儿子好起来。白天还好,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鼻子不通,不会说话,这个时候只能哭,但因为疝气还在治疗当中,担心过于哭闹对治疗不利,所以儿子哭的时候,要么抱着满屋散步,要么赶快给奶瓶。
大约一星期左右,儿子感冒终于康复。但在感冒期间没吃辅食,吃的奶粉总量也比正常量少,明显看到儿子脸庞瘦了一圈。这次感冒之后,无论外出还是在家,穿的衣服总体比较少,根据总结的经验,小孩和成年大人所穿衣服相当即可,不需要穿太多,否则不利于小孩排汗。可是老人总担心孩子着凉,经常习惯给小孩加衣服,为了这个,自己和媳妇给老妈做了很多次思想工作,当然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沟通,老妈也逐步接受了我们给儿子穿衣服少的这种做法。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为了保持室内通气,我经常喜欢开窗户,也不知道是儿子容易着凉,还是小孩都是这样,这臭小子鼻子经常有鼻涕,不多,偶尔流的那种,可能过于谨慎,担心感冒,于是上网百度,找到一种滴剂,好多年过去了,药的名字现在忘了,那种滴剂效果非常明显,只要鼻子流鼻涕或者鼻子不通,滴两三次就可以,儿子用过很多次。后面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国家正式取消了这种药,据说有明显的副作用。
直到上小学之前,儿子每年冬天有段时间都会鼻子不通,也不知道是不是当时这种药的副作用,还是儿子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这两件事的经验教训:
1.小孩活动量很大,没必要穿很多衣服,需要注意的是冷热交替,别突然的增减衣服;
2.效果很明显的西药,尽量不要用,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康复过程,治疗效果很明显的药,副作用往往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