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不去动还是不被动?究竟定的是什么?
谁可动谁不可动?怎样才是有定的能力?
如何体验?如何修炼?
为求答案,课堂中穿插了各种活动,旨在从身心去感受、理解和把握。
1、对目,这是作为主持人的我“私自加戏”的项目,出发点是让大家感受“照镜子”,你动对方必动,对方动你难不从。由此让大家可以联想到SOS(自我-他人-环境)模式,加上提出的跷跷板模型,似乎让大家有了第一个感悟--动,是相对的,是有支点。
2、静息,和往常的闭眼打盹不同,随着关灯和音乐响起,教练轻声细语引导着我们放松身体调节呼吸,我们渐渐开始感觉到更多平日都忽视的身体反应,进而又一个新感悟:动,是可以控制的,且可察觉可控制的点是很多的。
3、泳生,这是一个多泳姿切换的求生游戏,可以说是一个加入了环境压力和他人影响下对目标专注度的初阶训练。嘻嘻哈哈中,多少人蒙查查就出局了,留下来的都是时刻想着如何活下来的,感悟:千动万动,核心的东西不能动。
4、拥抱,通过和死党配合不同的拥抱动作,感受到对方,而这就是感受核心的东西----不忘初心,一切以被教练者为本。
5、晒包,把背包手提包的东西都倒出来看看,与其说里面装的是常用品,其实从中看到那就是心之所惦记的人、事、物。看自己的包是自省,看被教练者的包,则是剥洋葱看内在,那是不动的东西,其实就是根深蒂固的念头、不合理的怨念、或者是一直以来的认知盲区误区,这部分反而是要去“搬动,让被教练者区分和看到更多可能”。感悟:盯住最常见的一事一物,挖掘惯性(定力)背后的真实想法,体会当中的动与不动分别代表了什么信念、情绪。
6、旋转,20分钟的自转,有人坚持不住就放弃,有人慢悠悠不为他人所动,有人疯狂自嗨,有人随音乐进入状态,林林种种,其实都是要自己体会“在风暴中学会坚守如何才能不晕不倒”。感悟:定力看似难控制,但可以习惯,变成掌握。
7、盲听,当再次黑灯瞎火,只播放起音乐时,没有指令,大家自然而然是做什么?多数人真的一动不动或只是从站着改为坐下,但位置不动。只有几个人翩翩起舞,感觉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这样的情况下,是要保持定力不动还是闻音起舞?感悟:要进入才能共情,教练与被教练共舞才可以让过程变好达到想要的效果。
8、杂演,多重唱+伴舞扮演。没料到观众无论是喝彩还是喝倒彩,目的都是扰乱表演者原计划的表演。表演者对观众认真,一即兴那就输了。感悟:修炼定力,不是靠闭门造车,而是靠投入感情和智慧,专注于当下,学会辨识杂音和纷扰,才能坚守内心的坚定。
一个月过去了,再次对课程活动逐一复盘,才发现一切安排都有其妙处。定力,不是闭塞不是静止不是缓慢,而是讲求扎准扎深扎稳,是典型知易行难的修炼,要方向对了(以被教练者为中心),教练的格局和洞察都是能随着经验积累而提升的意识和技能。如此看来,定力最贴切的象形物不是跷跷板,而是可拨可弹也可以始终如一的“指南针”!
司南,思难。
13:15@夏威夷科纳大岛机场到达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