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学什么?答案就是你要解决什么问题。
增强学习动力甚至是“持续的”学习动力,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
人类的天性总体上是懒惰的,学习和思考是一件非常耗能、反人性的事情。如果一个知识不能用来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
讲到这里,似乎又出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强调聚焦、专注;另一方面,似乎多元、跨界很有必要。
和菜头曾经给罗胖提过这样的建议,“得到”应该做一个人类的“知识树”,让每一个领域按照专业难度,列出一个树形结构,对应一系列的书单。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对应进行查询,然后阅读这些书单,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和菜头马上意识到这个思路的困境.
“我自己也很难说哪些书是全无价值的,甚至,我都不能说自己在特定领域的进展是依仗了哪些书……我被卡在这里,我在B领域,随便翻翻,却突然看到某个方法、思路,让我一下理解了那个在A领域卡住很久的问题。”
工业化时代分工高度稳定,每一个领域都相对独立,发展缓慢,一个人有机会学完一个细分领域的所有知识。沿着一棵长成的大树向上爬,这种学习路径最高效。
但在一个高度变化、多元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人物都需要调取多领域的知识,全部都靠自己学,显然来不及。
比如,写好一篇公众号文章,也需要几个跨领域的知识——要了解心理学以抓痛点;要了解传播学以拟标题;要懂运营以选择发布渠道……全部学完,挑重点学也需要两年,彼时,公众号的热潮恐怕早已过去。
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是焦虑的根源。
聚焦于一棵知识树,会让自己受限;跨出专业,这个世界有读不完的书,以及“学了总会有用”的知识。
今天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终身学习者很容易陷入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窘境。所以,你需要一棵“问题树”。
- 我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 我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 我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 我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