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标题异常骚气,却是对布洛汀思想很形象的一个表述,他是一位如痴如醉于自身灵魂的人,异常厌恶自己的肉体,肚饿病痛是常态,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发展到手脚化脓,(但就这样他还是坚持拥抱自己的追随者,这导致他的追随者骤然减少。)就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灵魂,提供给了我们新的理解神的方式。
要如何去描述神?要如何去定义神?无数人尝试着用无穷的句子去勾画出神的模样,充满爱意的、慈爱的、严厉的、守约的、万能的,但布洛汀认为这样还不够,这样的神是千人千面,不够纯粹,因此他采取了“否定”这种方法为神画像。这并不是指否定神,而是指将所有非神的部分统统排除,剩下的就是不可描述、不可概括的神。(把整个池子的水放干了只为抓条锦鲤)好在布洛汀给出了排干水之后的结果:世界是多样性的,那神就是单一的,纯粹的,但神的单一中包含着世界的多样性,神是世界的源头。
那这就出现了一个逻辑上的问题,既然单一包含了多样性,那多样性该如何从单一中产生呢?因为只要单一中产生了另一物,单一就不再是单一。布洛汀从单一的衍生方式角度进行了解答,他认为,单一衍生出多样性的方式是类似于泉眼涌出泉水,源头是单一的,但总有溢出来的部分,这部分就具有了新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单一性,但总的来说,泉水还是泉水,多样性是蕴含于单一性之中的,他还用了太阳光作为例子。这种思想被概括为“单一扩张”思想。
人在接触单一后,便会抛却世界的多样性。但由于身体的限制,人不能永恒保持与单一接触的感觉,这种感觉消失后,他所面临的还是分裂的矛盾世界。那单一为什么要外溢呢?如果单一本身是完美,那为什么还要运动?还要改变?还要创造多样性?布洛汀将其归因于单一的富有,它的富有,创造了另外一种存在。
布洛汀还为单一的外溢划分了阶段:第一阶梯是单一的自身存在,第二阶梯是精神以及精神之内的精神世界,即理念世界,此时的世界是单一的复本,但是已经失去了单一的纯洁性。第三阶梯是世界灵魂,是每个具体的灵魂的聚集。第四阶梯是宇宙、有限的感官世界以及千姿万态的具体事务。所以第一阶段相当于将柏拉图的理念说往前更推进了一步,柏拉图的理论还在第二阶梯。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地位是什么?布洛汀将出发点设定在了灵魂的失落。“世界灵魂在向下观察时各个单一灵魂也参加了,但由于灵魂是自由的,所以他可能在这个时候,在向下观察时,失去了重心,献身于肉体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愿。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看到、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人在尘世游来荡去,为尘世所签判。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与所有尘世事物一样,灵魂也保持着对单一的向往,这种向往来自对本源的回忆。灵魂希望脱掉自己摔下来时穿上的衣服,踏上回归本源的征途,灵魂首先回归自我,然后回归神明。”
以上这一段,像不像七仙女下凡玩耍,结果不小心丢了仙衣,穿上了凡世的衣服,然后哭着喊着要回去的故事?
玩笑开到这里,那么布洛汀要如何完成对灵魂的回归呢(重回天庭),第一步,放弃自私自利的个人生活,用社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这里我有疑惑,既然已经明白尘世皆是羁绊,为何不彻底斩断?还要用凡尘的镣铐来约束自己?第二十彻底摆脱感官享受,解除一切激情与欲望。第三是将单纯的感觉上升为精神,乐于观察理念世界。第四部是放弃所有有限的观察,甚至放弃理念,脱离这个世界,无知无识,进入灵魂无法进入的地方。越写越像道教修仙。
总之一句话,为了靠近那个单一,我们自身必须变得简单。